出自唐朝周存《禁中春松》
幾歲含貞節(jié),青青紫禁中。日華留偃蓋,雉尾轉(zhuǎn)春風(fēng)。
不為繁霜改,那將眾木同。千條攢翠色,百尺澹晴空。
影密金莖近,花明鳳沼通。安知幽澗側(cè),獨與散樗叢。
注釋參考
散樗
不成材之樗木。比喻無用之人。常用作自謙之辭。語本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,而不中繩墨,其小枝卷曲,而不中規(guī)矩,立之涂,匠人不顧”。 唐 虞世南 《奉和幸江都應(yīng)詔》:“多幸霑行葦,無庸類散樗。” 唐 駱賓王 《上吏部侍郎<帝京篇>》:“ 賓王 散樗易朽,蟠木難容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歸隱林泉》:“下官出山潦草,隱志不堅,立朝散樗,勛名未立,負媿良多?!?/p>
周存名句,禁中春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