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必有誹譽,忠臣令誹在己,譽在上。
出自兩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·東周·周文君免士工師藉》:
摘自《戰(zhàn)國策·東周·周文君免士工師藉》
解釋:國家每做一件事必然是有毀謗也有贊美,忠臣把毀謗都加在自己身上,而把贊美都歸于君主。
原文摘要:
周文君免士工師藉,相呂倉,國人不說也。君有閔閔之心。謂周文君曰:“國必有誹譽,忠臣令誹在己,譽在上。宋君奪民時以為臺,而民非之,無忠臣以掩蓋之也。子罕釋相為司空,民非子罕而善其君。齊桓公宮中七市,女閭七百,國人非之。管仲故為三歸之家,以掩桓公,非自傷于民也?《春秋》記臣弒君者以百數(shù),皆大臣見譽者也。故大臣得譽,非國家之美也。故眾庶成疆,增積成山。”周君遂不免。
注釋參考
誹譽
毀謗和贊譽。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上亦法臣法,斷名決無誹譽,故君法則主位出,臣法則貨賂止,而民無姦。”《呂氏春秋·下賢》:“鵠乎其羞用智慮也,假乎其輕俗誹譽也?!薄痘茨献印け窘?jīng)訓(xùn)》:“飾職事制服,等異貴賤,差賢不肖,經(jīng)誹譽,行賞罰?!?高誘 注:“誹,惡。譽,善?!?/p>
忠臣
忠臣 (zhōngchén) 忠于君主,為君主效忠的官吏 official loyal to his sovereign 忠臣之分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在上
(1).《書·呂刑》:“穆穆在上,明明在下?!?孔穎達 疏:“言 堯 躬行敬敬之道在於上位?!焙笠蛞浴霸谏稀弊鸱Q帝王。 唐 鄭萬鈞 《大唐故代國長公主碑》:“翌日,勑使來問,﹝公主﹞口自附奏:‘在上千萬珍重?!?/p>
(2).在上位。對長輩或上司等的敬語?!端疂G傳》第八回:“ 林沖 執(zhí)手對丈人説道:‘泰山在上,年災(zāi)月厄,撞了 高衙內(nèi) ,吃了一場屈官司。’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爭位》:“元帥在上,小將本不該爭論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换兀骸氨娙诉B忙一齊跪倒,口稱:‘太老爺在上,小人們都是些亂民?!?/p>
劉向名句,戰(zhàn)國策·東周·周文君免士工師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