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強(qiáng)至《和純甫紅葉》:
秋園無艷色,特地起西風(fēng)。
間向煙林翠,時(shí)呈霜片紅。
霞光青漢襯,燈炬碧紗籠。
不解隨松柏,染裁煩化工。
注釋參考
霞光
霞光 (xiáguāng) 日光照射在云霞上所反映出來的光彩 rays of morning or evening sunlight青漢
天漢,高空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答虞中書書》:“棲六翮於荊枝,望綺云於青漢者,有曰于茲矣?!?唐 賈島 《送穆少府知眉州》詩:“ 劍門 倚青漢,君昔未曾過。” 明 楊慎 《新正六日登鏡光閣》詩:“仙閣通青漢,皇圖望紫宸。”
燈炬
燈燭等照明物。亦比喻給人指明前途的人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拘尸那揭羅國》:“生死大海,誰作舟檝?無明長夜,誰為燈炬?”
碧紗籠
(1).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起自寒苦》:“ 王播 少孤貧,嘗客 揚(yáng)州 惠昭寺 木蘭院 ,隨僧齋飡。諸僧厭怠, 播 至,已飯矣。后二紀(jì), 播 自重位出鎮(zhèn)是邦,因訪舊游,向之題已皆碧紗幕其上。 播 繼以二絶句曰:‘……上堂已了各西東,慙愧闍黎飯后鐘。二十年來塵撲面,如今始得碧紗籠?!?宋 吳處厚 《青箱雜記》卷六:“世傳 魏野 嘗從 萊公 ( 寇準(zhǔn) )游 陜府 僧舍,各有留題。后復(fù)同游,見 萊公 之詩,已用碧紗籠護(hù),而 野 詩獨(dú)否,塵昏滿壁。時(shí)有從行官妓,頗慧黠,即以袂就拂之。 野 徐曰:‘若得常將紅袖拂,也應(yīng)勝似碧紗籠。’ 萊公 大笑。”后以“碧紗籠”為詩以人重的典故。 宋 楊萬里 《行部決獄宿新隆寺觀鄒至完題壁》詩:“若愛殿前蒼玉佩,斷無身后碧紗籠。” 明 李東陽 《次韻寄題鏡川先生后樂園》之一:“多少舊題詩句在,碧紗籠底認(rèn)青苔?!币嗍∽鳌?碧紗 ”。 宋 孫覿 《再至》詩:“懸知不是 唐 王播 ,慚愧高僧護(hù)碧紗。”
(2).綠紗燈罩。 五代 齊己 《燈》詩:“紅燼自凝清夜朵,赤心長謝碧紗籠?!?/p>
強(qiáng)至名句,和純甫紅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