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許渾《三十六灣》:
縹緲臨風(fēng)思美人,荻花楓葉帶離聲。
夜深吹笛移船去,三十六灣秋月明。
注釋參考
縹緲
縹緲,縹乎,縹縹 (piāomiǎo,piāohū,piāopiāo) 隱隱約約,若有若無 dimly discernible臨風(fēng)
迎風(fēng);當(dāng)風(fēng)。《楚辭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望美人兮未來,臨風(fēng)怳兮浩歌?!?南朝 宋 謝莊 《月賦》:“臨風(fēng)嘆兮將焉歇,川路長兮不可越。” 唐 杜甫 《與嚴(yán)二郎奉禮別》詩:“出涕同斜日,臨風(fēng)看去塵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岳陽樓記》:“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(fēng)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不覺酒涌上來,潸然淚下,臨風(fēng)觸目,感恨傷懷?!?蘇曼殊 《寄調(diào)箏人》詩:“偷嘗仙女脣中露,幾度臨風(fēng)拭淚痕。” 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五:“我想起我的母親,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,臨風(fēng)偷灑了幾點酸淚?!?/p>
美人
美人 (měirén) beauty 美女 一個長著油光發(fā)亮的黑頭發(fā)、紅嘴唇、眼睛一點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品德高尚的人;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里楓葉
楓樹葉。亦泛指秋令變紅的其他植物的葉子。詩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晚出西射堂》詩:“曉霜楓葉丹,夕曛嵐氣陰?!?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 潯陽 江頭夜送客,楓葉荻花秋瑟瑟?!?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共宿郵亭》:“山遠(yuǎn)天高煙水寒,兩岸樓臺楓葉丹?!?楊朔 《香山紅葉》:“我望著紅葉,問:‘這是什么樹?怎么不大像楓葉?’”
離聲
別離的聲音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東門行》:“傷禽惡弦驚,倦客惡離聲。離聲斷客情,賓御皆涕零?!?前蜀 韋莊 《上行杯》詞:“芳草 灞陵 春岸,柳煙深,滿樓弦管。一曲離聲腸寸斷。” 明 皇甫沖 《于巖石山眺東西兩湖》詩:“檣烏有離聲,磯鷗無并翼?!?/p>
許渾名句,三十六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