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歐陽詹《江夏留別華二》
弭棹已傷別,不堪離緒催。十年一心人,千里同舟來。
鄉(xiāng)路我尚遙,客游君未回。將何慰兩端,互勉臨岐杯。
注釋參考
兩端
(1).事物的兩個頂端;兩頭。《論語·子罕》:“有鄙夫問於我,空空如也。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兩端,終始也?!?宋 王禹偁 《大閱賦》:“出游兵以定兩端,握奇數(shù)而制四面?!薄对贰ざY樂志二》:“相鼓二,制如搏拊,以韋為表,實之以糠。拊其兩端,以相樂舞節(jié)?!?/p>
(2).謂兩個極端?!抖Y記·中庸》:“執(zhí)其兩端,用其中於民。” 鄭玄 注:“兩端,過與不及也。”
(3).猶兩者。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 武安 已罷朝,出止車門,召 韓御史大夫 載,怒曰:‘與 長孺 共一老禿翁,何為首鼠兩端?’”《宋書·律歷志中》:“古之為歷者, 鄧平 能修舊制新, 劉洪 始減《四分》,又定月行遲疾, 楊偉 斟酌兩端,以立多少之衷,因朔積分設(shè)差,以推合朔月蝕?!?唐 歐陽詹 《江夏留別華二》詩:“鄉(xiāng)路我尚遙,客游君未回。將何慰兩端,互勉臨岐杯?!?/p>
(4).指游移于兩者之間的態(tài)度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罚骸?魏王 恐,使人止 晉鄙 ,留軍壁 鄴 ,名為救 趙 ,實持兩端以觀望。”《晉書·王浚傳》:“及 趙王 倫 篡位,三王起義兵, 浚 擁眾挾兩端,遏絶檄書,使其境內(nèi)士庶不得赴義?!?宋 無名氏 《儒林公議》卷下:“ 世衡 知城事,寨下屬 羌 率持兩端,向背不常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上以 第巴 始終反覆持兩端,乃追還其使?!?/p>
(5).猶兩種、兩類?!盾髯印ふ摗罚骸岸ネ踔郑瑯s辱是也。是有兩端矣:有義榮者,有埶榮者,有義辱者,有埶辱者?!?/p>
臨岐
亦作“ 臨歧 ”。本為面臨歧路,后亦用為贈別之辭?!段倪x·鮑照<舞鶴賦>》:“指會規(guī)翔,臨岐矩步?!?李善 注:“岐,岐路也?!?唐 杜甫 《送李校書》詩:“臨岐意頗切,對酒不能喫?!?宋 范成大 《譚德稱楊商卿父子送余作詩以別》:“臨岐心曲兩茫然,但祝頻書無別語?!?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三折:“自執(zhí)手臨岐,空留下這場憔悴,想人生最苦別離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酬李處士因篤》詩:“泚筆作長歌,臨歧為余貺?!?郁達(dá)夫 《別掌書某君》詩:“這我新詩錦不如,臨歧叩馬請回車?!?/p>
歐陽詹名句,江夏留別華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