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羅隱《南園題》
搏擊路終迷,南園且灌畦。敢言逃俗態(tài),自是樂幽棲。
葉長(zhǎng)春松闊,科圓早薤齊。雨沾虛檻冷,雪壓遠(yuǎn)山低。
竹好還成徑,桃夭亦有蹊。小窗奔野馬,閑甕養(yǎng)醯雞。
水石心逾切,煙霄分已暌。病憐王猛畚,愚笑隗囂泥。
澤國(guó)潮平岸,江村柳覆堤。到頭乘興是,誰手好提攜。
注釋參考
石心
(1).石的中心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自紀(jì)》:“玉色剖于石心,珠光出于魚腹?!?/p>
(2).喻指堅(jiān)定的意志?!稌x書·隱逸傳·夏統(tǒng)》:“﹝ 賈充 ﹞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,炫金翠,繞其船三匝, 統(tǒng) 危坐如故,若無所聞。 充 等各散曰:‘此 吳 兒,是木人石心也。’” 唐 皮日休 《桃花賦》序:“余嘗慕 宋廣平 之為相貞姿勁質(zhì),剛態(tài)毅狀,疑其鐵腸石心,不解吐婉媚辭。” 宋 蘇軾 《謝失覺察妖賊放罪表》:“布衣蔬食,或未死於飢寒;石心木腸,誓不忘於忠義?!?清 徐芳 《冬日宿凈土巖》詩(shī):“朝來石室開,暮來石室閉。中有石心人,自寒不由歲?!?/p>
煙霄
亦作“煙霄”。1.云霄。 唐 陳子昂 《春日登金華觀》詩(shī):“山川亂云日,樓榭入煙霄。” 宋 陸游 《蓬萊行》:“山峭插云海,樓高入煙霄。” 明 李東陽 《楚觀樓記》:“聲之發(fā)於此者,必能超塵壒而出煙霄,凡有耳者皆得之。”
(2).指山的高處。 唐 皇甫曾 《贈(zèng)鑒上人》詩(shī):“律儀傳教誘,僧臘老煙霄?!?/p>
(3).喻顯赫的地位。 唐 白居易 《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》詩(shī):“詞賦擅名來已久,煙霄得路去何遲?” 唐 黃滔 《陳皇后因賦復(fù)寵賦》:“已為無雨之期,空懸夢(mèng)寐;終自凌云之製,能致煙霄?!?金 元好問 《感興》詩(shī):“倚梯從昔望煙霄,七葉何人竟珥貂?!?/p>
羅隱名句,南園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