覺我形穢處,相并玉壺清
出自宋代京鏜《水調(diào)歌頭(次盧漕韻呈茶漕二使)》:
楊盧萬人杰,見我眼俱青。
錦官城里勝概,在在款經(jīng)行。
筆底煙云飛走,胸次乾坤吐納,議論總縱橫。
覺我形穢處,相并玉壺清。
二使者,弦樣直,水般平。
岷峨洗凈凄愴,威與惠相并。
聞道東來有詔,卻恐西留無計(jì),頓使雪山輕。
滾滾蜀江水,不盡是聲名。
注釋參考
形穢
形態(tài)鄙俗、丑陋。多作謙詞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驃騎 王武子 ,是 衛(wèi)玠 之舅,儁爽有風(fēng)姿,見 玠 輒嘆曰:‘珠玉在側(cè),覺我形穢?!?唐 白居易 《蝦蟆》詩:“形穢肌肉腥,出沒於泥沙?!比纾鹤詰M形穢。
相并
并排;并列。 唐 朱慶馀 《宮詞》:“寂寂花時(shí)閉院門,美人相并立瓊軒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偶題》詩:“蕉心榴萼俱無賴,要與春衫相并紅。”
玉壺
玉壺 (yùhú) :玉制的壺 kettle made by jade 忘卻教人鎖后宮,還丹失盡玉壺空。——唐· 曹唐《小游仙詩》 :計(jì)時(shí)器,即宮漏 chronometer京鏜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次盧漕韻呈茶漕二使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