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通咫尺捷影響,變滅須臾嗟電露
出自宋代王之望《劉侍郎見和再用韻》:
大方廣佛三身具,境號華嚴(yán)普賢住,三千凈土毛孔吞,百億化身塵剎赴。
底事眉山跡偏顯,端由象法時將暮。
三乘不起正信心,一線頓開方便路。
將欲神變驚風(fēng)目,故斂光芒歸窘步。
示現(xiàn)雖同人異見,開遮未判誰無懼。
臂力遙擎妙喜來,頂光近攝清涼互。
我來親睹未曾有,方審傳聞元不誤。
陽春正值風(fēng)日好,陰雨不逢雷雹怒。
入夢惟憂神鬼知,乘危暗有龍王護。
招提問路方上征,世界當(dāng)空已先布。
千林寂歷鳥聲少,萬嶺奔騰云氣聚。
高峰初到莆休歇,圓相俄驚成指顧。
一壺恍入物外天,五里知非世間霧。
感通咫尺捷影響,變滅須臾嗟電露。
公居福地寶巖對,身享耆年仙籍附。
兩禁高辭法從班,一燈久續(xù)禪宗炷。
正始余風(fēng)獨后凋,建字逸駕爭先鶩。
忽聆酬唱便隨喜,要與見聞俱得度。
愿公且見宰官身,一宅常與軒冕寓。
注釋參考
感通
謂此有所感而通於彼。意即一方的行為感動對方,從而導(dǎo)致相應(yīng)的反應(yīng)。語本《易·繫辭上》:“《易》無思也,無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?!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巴踉庞髁x備悉矣,何言精誠不足以感通哉?”《朱子語類》卷七二:“ 趙致道 問感通之理。曰:‘感,是事來感我;通,是自家受他感處之意。’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九:“ 謝小娥 立志報仇,夢寐感通,歷年乃得?!薄缎梁ジ锩笆觊g時論選集·論排外宜有別擇》:“如謂委屈將順,先意承旨,即可感通殊俗……而外人且愈養(yǎng)而愈驕,其蹴踏凌侮,乃無所不至?!?/p>
咫尺
咫尺 (zhǐchǐ) 比喻相距很近 very close 天威不違顏咫尺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九年》 咫尺之遙 比喻微小 small 無咫尺之功影響
影響 (yǐngxiǎng) 呼應(yīng);策應(yīng) work in concert with;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 內(nèi)外影響,同惡相成。——《宋書》 仿效;模仿 imitate 影響前輩?!吨傺汀短飘愒姟? 起作用;施加作用 affect;influence 影響前程 影響 (yǐngxiǎng) 以間接或無形的方式來作用或改變 的行為、思想或性質(zhì) influence;have a hold on;tell on;affect 他的嗜好是在鄰居的影響下形成的 影子和回聲。多用以形容感應(yīng)迅捷 shadow and echo 電報、郵傳,捷如影響 影子和聲響。引申為蹤跡 shadow and sound 撥草尋蛇,那里得些影響?!段饔斡洝? 音信,消息 information;news 候有影響,即以相告 印象,指事情的梗概,輪廓 impression;contour 知些影響 根據(jù) base 無影響變滅
變化幻滅。 宋 蘇軾 《答廖明略書》之一:“老朽欲屏歸田里,猶或得見,蜂蟻之微,尋以變滅,終不足道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贈鄭顯則序》:“至於鬼燐之變滅,不可以理推其跡,雖似乎奇而其為明也微矣?!?龐樹柏 《木瀆寓樓晚眺》詩:“乃知天地間,變滅無定理。”
須臾
須臾 (xūyú) 片刻 for a moment 須臾不可離 一會兒 in an instant 須臾,蛇不見了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電露
(1).閃電和露水。借指天地?!蛾悤じ悼f傳》:“正應(yīng)虛己而游乎世,俛仰於電露之閒耳?!?/p>
(2).喻短暫。
王之望名句,劉侍郎見和再用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