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戴叔倫《漢宮人入道》:
蕭蕭白發(fā)出宮門,羽服星冠道意存。
霄漢九重辭鳳闕,云山何處訪桃源。
瑤池醉月勞仙夢,玉輦乘春卻帝恩。
回首吹{1|1}簫天上伴,上陽花落共誰言。
注釋參考
蕭蕭
蕭蕭 (xiāoxiāo) 形容馬嘶鳴聲 whinny and neigh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?!啤?李白《送友人》 車轔轔,馬蕭蕭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 風(fēng)聲 sough;whistle 風(fēng)蕭蕭兮易水寒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》 風(fēng)蕭蕭 冷落凄清的樣子 desolate 花白稀疏的樣子 thin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發(fā)蕭蕭白發(fā)
白發(fā) (báifà) 白頭發(fā) white hair 白發(fā)誰家翁媼?!翖壖病肚迤綐贰?h3>宮門(1).帝王公侯所居宮室之門?!秴问洗呵铩び^世》:“ 易牙 、 豎刁 、 常之巫 相與作亂,塞宮門,筑高墻,不通人,矯以公令?!?唐 元稹 《上陽白發(fā)人》詩:“宮門一閉不復(fù)開, 上陽 花草青苔地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棲真》:“前日皇帝私走,嬪妃逃散,料想 香君 也出宮門?!痹u劇《密建游宮》第三場:“ 吳香女 帶宮娥迎接少主,著新裝擺儀仗走出宮門?!?/p>
(2).借指皇宮。 唐 韓愈 《息國夫人墓志銘》:“婉婉夫人,有籍宮門。”
羽服
仙人或道士的衣服?!饵S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·隱影》:“羽服一整八風(fēng)驅(qū),控駕三素乘晨霞?!?梁丘子 注:“上清寶文仙人有五色羽衣?!?南朝 梁 沉約 《郊居賦》:“飡嘉食而卻老,振羽服於清都。” 唐 戴叔倫 《漢宮人入道》詩:“蕭蕭白髮出宮門,羽服星冠道意存?!薄缎瓦z事》前集:“神霄宮殿五云間,羽服黃冠綴曉班?!?/p>
星冠
道士的帽子。 唐 戴叔倫 《漢宮人入道》詩:“蕭蕭白髮出宮門,羽服星冠道意存?!?元 石子章 《竹塢聽琴》第四折:“﹝你﹞為甚么也丟了星冠,脫了道服?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四》:“道士星冠羽衣坐堂上,焚符攝婦魂?!?/p>
道意
(1).指道家無為的主旨。 漢 班固 《奕旨》:“外若無為默而識,浄泊自守以道意,隱居放言遠(yuǎn)咎悔,行象 虞仲 信可喜。”
(2).表示或傳達(dá)某種意愿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為竟陵王與隱士劉虬書》:“所以不遠(yuǎn)千里,尺書道意?!?唐 王勃 《秋晚入洛于畢公宅別道王宴序》:“仰云霞而道意,捨塵事而論心?!?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香奩艷語》:“ 春春 已為他邸所畜,獨(dú) 賽師 在,郎君若欲見之,當(dāng)為道意也?!?田漢 《梵峨璘與薔薇》第四幕:“鄙人既知小姐必歸,所以特馳函道意?!?/p>
(3).道教或道家的旨意、氣質(zhì)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塞難》:“儒教近而易見,故宗之者眾焉。道意遠(yuǎn)而難識,故達(dá)之者寡焉。” 唐 戴叔倫 《漢宮人入道》詩:“蕭蕭白髮出宮門,羽服星冠道意存。” 宋 蘇軾 《辨道歌》:“真心道意非不嘉,餐金閑暇非虛譁?!?查慎行 題注:“ 東坡 晚年,留心養(yǎng)生之術(shù),於龍虎鉛汞之説,不但能言,而且能行?!?宋 朱熹 《秀野以喜無多屋宇》詩之七:“仙人空山居,道意妙羣物。度世君則然,脩身吾豈不?!?/p>
(4).猶著意。 宋 李清臣 《欽圣憲肅皇后哀冊文》:“至性溫溫,令儀翼翼。道意禮學(xué),生知自得?!?/p>
戴叔倫名句,漢宮人入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