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十二時/憶少年》:
乾坤泰,帝祚遐昌。
宇縣樂平康。
真游降格,寶誨昭彰。
宸蹕造仙鄉(xiāng)。
崇妙道、精意齊莊。
款靈場。
潔豆薦芬芳。
備樂奏鏗鏘。
猶龍垂裕,千古播休光。
極褒陽。
明號洽徽章。
朝修展,春豫諧民望。
睹文物煌煌。
言旋羽衛(wèi),肅設(shè)壇場。
報本達(dá)蕭薌。
申嚴(yán)祀、禮備烝嘗。
答穹蒼。
純禧沾品匯,慶賚浹窮荒。
封人獻(xiàn)壽,德化掩陶唐。
保綿長。
錫祐永無疆。
注釋參考
民望
(1) [people's hope]∶民眾的期望
民望所歸
(2) [people's model]∶民眾的榜樣
詳細(xì)解釋(1).民眾的希望、心愿。《左傳·哀公十六年》:“國人望君,如望慈父母焉。盜賊之矢若傷君,是絶民望也。”《東觀漢記·杜林傳》:“祀郊 高帝 ,誠從民望,得萬國之心。天下福應(yīng),莫大於此?!薄度龂萘x》第六十回:“某素知 劉備 寬以待人,柔能克剛,英雄莫敵;遠(yuǎn)得人心,近得民望?!?清 錢謙益 《熊明遇授中憲大夫制》:“益勉自修,以答民望。”
(2).民眾所仿效的對象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寇至,則先去以為民望;寇退,則反,殆於不可。” 朱熹 集注:“為民望,言使民望而效之?!?/p>
(3).指有德行、才能而享有聲望的人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授王亮左仆射詔》:“朝端任重,刑政斯出,自非民望時宗,莫諧茲舉?!薄顿Y治通鑒·晉孝武帝太元八年》:“ 新平 人殺其郡將, 秦王 堅 缺其城角以恥之, 新平 民望深以為病,欲立忠義以雪之?!?胡三省 注:“民望,郡之賢豪,為一郡所宗嚮者?!?明 方孝孺 《綠疇軒記》:“德足以師其鄉(xiāng)而為民望者,余之所愿見也?!?/p>
(4).在民眾中的聲望。《陳書·虞寄傳》:“亦為 寄 有民望,且優(yōu)容之?!?/p>
佚名名句,十二時/憶少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