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金朋說《持敬齋吟》:
恭己時(shí)存養(yǎng),敬以充四端。
唯狂能克念,作圣抑何難。
注釋參考
恭己
(1).謂恭謹(jǐn)以律己?!墩撜Z·衛(wèi)靈公》:“無為而治者,其 舜 也與?夫何為哉?恭己正南面而已矣。” 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四》:“故王者勞於求人,佚於得賢, 舜 舉眾賢在位,垂衣裳恭己無為而天下治。” 唐 崔元翰 《奉和圣制三日書懷因以示百寮》:“恭己每從儉,清心常保真?!薄睹魇贰⒒鶄鳌罚骸暗勖抗Ъ阂月?,常呼為老先生而不名?!?/p>
(2).指君主不問政事或大權(quán)旁落。《后漢書·梁冀傳》:“在位二十餘年,窮極滿盛,威行內(nèi)外,百僚側(cè)目,莫敢違命,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親豫?!薄顿Y治通鑒·漢獻(xiàn)帝建安十年》:“時(shí)政在 曹氏 ,天子恭己, 悅 志在獻(xiàn)替,而謀無所用,故作是書?!?胡三省 注:“天子恭己,言恭己南面而已,政事無所預(yù)也?!?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議院上》:“為其君者,恭己南面而已?!?/p>
存養(yǎng)
(1).存心養(yǎng)性。 宋 朱熹 《答何叔京》:“二先生拈出敬之一字,真圣學(xué)之綱領(lǐng),存養(yǎng)之要法?!?宋 陸游 《存養(yǎng)堂為汪叔潛作》詩:“三旌五鼎俱妄想,致一工夫在存養(yǎng)?!?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中庸第三三章五》:“如其未嘗一日用力於存養(yǎng),則凡今之人,醉夢於利欲之中,直無所欺而反得慊,無所惡而反遂其志矣。”
(2).撫恤;撫養(yǎng)。《六韜·盈虛》:“存養(yǎng)天下鰥寡孤獨(dú),賑贍禍亡之家?!薄缎绿茣ゑR周傳》:“四五年來,百姓頗嗟怨,以為陛下不存養(yǎng)之?!薄睹魇贰ぬ婕o(jì)二》:“詔軍士陣歿,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,官為存養(yǎng)?!?/p>
四端
指仁、義、禮、智四種道德觀念的開端、萌芽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?!薄端鍟の膶W(xué)傳·潘徽》:“源開三本,體合四端?!?清 方苞 《讀孟子》:“既揭五性,復(fù)開以四端,使知其實(shí)不越乎事親從兄?!?/p>
金朋說名句,持敬齋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