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與婆娑盡日,應(yīng)須待、月到金樞
出自宋代周紫芝《瀟湘夜雨(二妙堂作)》:
楚尾江橫,斗南山秀,輞川誰畫新圖。
幾時(shí)天際,平地出方壺。
應(yīng)念江南倦客,家何在、飄泊江湖。
天教共,銀濤翠壁,相伴老人娛。
長(zhǎng)淮,看不盡,風(fēng)帆落處,天在平蕪。
算人間此地,豈是窮途。
好與婆娑盡日,應(yīng)須待、月到金樞。
山中飲,從教笑我,白首醉模糊。
注釋參考
婆娑
婆娑 (pósuō) 形容盤旋和舞動(dòng)的樣子 wirl,dance 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?!对姟り愶L(fēng)·東門之枌》。毛傳:“婆娑,舞也?!? 枝葉紛披的樣子 have luxuriant foliage;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盡日
(1).猶終日,整天?!痘茨献印镎撚?xùn)》:“盡日極慮而無益於治,勞形竭智而無補(bǔ)於主。” 唐 鄭璧 《奉和陸魯望白菊》:“終朝疑笑 梁王 雪,盡日慵飛 蜀帝 魂。” 清 魏源 《武林紀(jì)游》詩之六:“盡日不逢人,終年無啟關(guān)?!?/p>
(2).指農(nóng)歷月末最后一天。 清 褚人穫 《堅(jiān)瓠續(xù)集·大盡小盡》:“月滿三十日為大盡,少一日為小盡,月之盡日猶年之除夜也。”
終日,整天。 明 陳子龍 《南鄉(xiāng)子》詞:“儘日對(duì)紅顏,畫闌深深半掩關(guān)。”
須待
(1).依靠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非韓》:“儒生,耕戰(zhàn)所須待也;棄而不存,如何也?”
(2).等待?!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趙儼傳》:“若綿絹不調(diào)送,觀聽者必謂我顧望,有所須待也?!薄稘h書·郊祀志上》“宿留海上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宿留,謂有所須待也?!?/p>
金樞
(1).指北斗第一星的天樞星。比喻君位。《宋書·順帝紀(jì)》:“朕襲運(yùn)金樞,纂靈瑤極?!?元 雅琥 《上執(zhí)政四十韻》:“玉燭調(diào)元?dú)猓饦羞\(yùn)大鈞。”
(2).傳說中月亮沒入之處。 宋 周邦彥 《倒犯·新月》詞:“駐馬望素魄,印遙碧,金樞小?!?/p>
(3).門上轉(zhuǎn)軸的美稱。借指門戶。 唐 王勃 《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》:“玄房霧轉(zhuǎn),抗金樞於桂岊之前?!?蔣清翊 注:“文之金樞,似作樞戶解?!?五代 羅袞 《門銘》:“金樞玉鍵何足牢,止盈脩德后必高?!?/p>
周紫芝名句,瀟湘夜雨(二妙堂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