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晁補之《安公子》
少日狂游好。閬苑花間同低帽。不恨千金輕散盡,恨花殘鶯老。命小轡、翩翩隨處金尊倒。從市人、拍手攔街笑。鎮(zhèn)瓊樓歸臥,麗日三竿未覺。迷路桃源了。亂山沈水何由到。撥斷朱弦成底事,痛知音人悄。似近日、曾教青鳥傳佳耗。學(xué)鳳簫、擬入煙蘿道。問劉郎何計,解使紅顏卻少。
注釋參考
迷路
[lose one's way;do not know where one is] 迷失道路
他迷路了
詳細解釋(1).迷失道路?!逗鬂h書·逸民傳·逢萌》:“后詔書徵 萌 ,託以老耄,迷路東西?!?唐 宋之問 《春日宴宋主簿山亭》詩:“攀巖踐苔易,迷路出花難。” 陳殘云 《山谷風(fēng)煙》第三二章:“朝著前頭走就行啦,不會迷路的?!?/p>
(2).比喻失去正確的方向。 唐 白居易 《刑部尚書致仕》詩:“迷路心迴因向佛,宦途事了是懸車?!?/p>
(3).比喻錯誤的道路?!端挠斡洝じ玳w君臣游獵》:“寡人原亦是僊班之人。今寡人失了本來面目,乞天僊大發(fā)慈悲,同寡人回朝,指引寡人迷路?!?/p>
(4).滿路。 唐 溫庭筠 《送洛南李主簿》詩:“槲葉曉迷路,枳花春滿庭?!?/p>
(5).方言。指霧。 清 顧祿 《清嘉錄·三朝迷路發(fā)西風(fēng)》:“諺云:‘三朝迷路發(fā)西風(fēng)?!徉l(xiāng)謂霧曰迷路,謂霧重,迷不得路逕也?!?/p>
(6).內(nèi)耳的一部分。分為骨迷路和膜迷路。
桃源
(1).“ 桃花源 ”的省稱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山齋詩》:“桃源驚往客,鶴嶠斷來賓?!?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緬思桃源內(nèi),益嘆身世拙。” 明 張煌言 《贈盧牧舟大司馬》詩:“ 并州 正有來蘇望,忍説桃源可避 秦 ?!?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》二八:“他們?nèi)狈ο喈數(shù)膴蕵罚琩u{1-1}博也是一條出路。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?!眳⒁姟?桃花源 ”。
(2).指 桃源洞 。 唐 李涉 《贈長安小主人》詩:“仙路迷人應(yīng)有術(shù), 桃源 不必在深山。” 元 任昱 《清江引·題情》曲:“ 桃源 水流清似玉,長恨因緣誤?!眳⒁姟?桃源洞 ”。
(3).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人稱 桃源 ,為都人游集之地。 蘇軾 《介亭餞楊杰次公》詩“丹青明滅 風(fēng)篁嶺 ,環(huán)佩空響 桃花源 ”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《咸淳臨安志》:“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為城南勝概,舊呼 桃源 ,游人多集焉?!?/p>
晁補之名句,安公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