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馮深居挽詞》:
天地一深翁,匡廬氣所鐘。
親傳厚齋業(yè),優(yōu)得考亭宗。
勁筇霜崖竹,高標(biāo)雪嶠松。
滄溟含雅量,干莫避辭鋒。
元老皆知敬,憸夫獨(dú)不容。
畏涂嘗跌足,道院暫潛縱。
冤白州麾晚,身亡奠斝重。
魂應(yīng)歸帝所,人盡哭堂封。
有道存方冊,無名上景鐘。
死生今隔異,湖海昔過從。
芻束無繇致,愁凝五老峰。
注釋參考
畏涂
亦作“ 畏途 ”。1.艱險(xiǎn)可怕的道路?!肚f子·達(dá)生》:“夫畏涂者,十殺一人,則父子兄弟相戒也,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?!?成玄英 疏:“涂,道路也。夫路有劫賊,險(xiǎn)難可畏。” 唐 李白 《蜀道難》詩:“問君西游何時(shí)還?畏途巉巖不可攀。” 金 蔡松年 《淮南道中》詩之一:“畏涂泥三尺,車馬真雞棲?!?清 金農(nóng) 《送賀十五德輿之辰州》詩:“五月 沅陵 道,毒淫多畏途。”
(2).指危險(xiǎn)可怕的地方。 宋 王安石 《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》之三:“醉鄉(xiāng)岐路君知否?不似人間足畏涂?!?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黑眚畏鹽》:“ 殷家村 在城外,多古壙,舊傳壙中有怪物……里人相戒,視為畏途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霽野》:“ 上海 到處都是商人氣……住得真不舒服,但 北京 也是畏途。”
(3).猶苦差。比喻可怕而難辦的事情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行樂》:“能以草木之生死為生死,始可與言灌園之樂,不則一灌再灌之后,無不畏途視之矣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耙虼松?,自己一中進(jìn)士就把這知縣看作了一個畏途?!?孫中山 《知難行易》:“﹝ 中國 人﹞以為行是難的,知是不難的,把極容易做的事,視為畏途,不去實(shí)行?!?/p>
跌足
[stamp one's feet] 跺腳,用腳底或用腳向下用力地?fù)艋蚨迥_,常在悲痛、傷心、絕望時(shí)
孔明跌足長嘆曰:“大勢去矣,此吾之過也!”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跺腳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回:“ 允 仰面跌足,半晌不語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三九回:“ 寶玉 聽了,跌足嘆惜?!?李準(zhǔn) 《李雙雙》四二:“ 小王 跌足嘆氣地說:‘哎!我真是不知道,都是你們村的 金樵 他對我說的。人家既然有了對象,我何必呢!’”
(2).以腳蹬地。《西游記》第二回:“凡諸仙騰云,皆跌足而起,你卻不是這般?!?/p>
(3).失足跌倒。 清 吳敏樹 《書謝御史》:“御史言事,輕則友朋笑,重則恐觸罪,一朝跌足,誰肯相顧盼耶?”
道院
(1).道士居住的地方。 五代 王周 《道院》詩:“白日人稀到,簾垂道院深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棲真》:“你們尋所道院,趁早安歇罷。” 馮至 《蟬與晚禱》:“在他僅有的兩間大的小屋內(nèi),將屋門關(guān)閉,把自己禁錮起來,好像道院中的苦行者?!?/p>
(2).指修道院。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·門外文談》:“ 歐洲 中世,文章學(xué)問,都在道院里。”
釋文珦名句,馮深居挽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