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許渾《春望思舊游》:
適意極春日,南臺(tái)披薜蘿。
花光晴漾漾,山色晝峨峨。
湘水美人遠(yuǎn),信陵豪客多。
唯憑一瓢酒,彈瑟縱高歌。
注釋參考
適意
適意 (shìyì) 舒適 comfortable 房子寬敞明亮,住得很適意 適合心意 agreeable;well 他為這種適意的幻想所包圍,覺得其中的樂趣在招引他。——《堂吉訶德》春日
(1).春天;春季?!对姟め亠L(fēng)·七月》:“春日載陽,有鳴倉庚。” 漢 辛延年 《羽林郎》詩:“胡姬年十五,春日獨(dú)當(dāng)壚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六十:“ 洛陽 多女兒,春日逞華麗?!?管樺 《故鄉(xiāng)》:“我被這春日的太陽曬得發(fā)熱?!?/p>
(2).春天的太陽。 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雖壅之以黑墳,煖之以春日,猶不救于枯槁?!薄稌x書·樂志下》:“仁配春日,威踰秋霜?!?唐 杜牧 《商山麻澗》詩:“雉飛鹿過芳草遠(yuǎn),牛巷雞塒春日斜?!?/p>
(3).立春之日。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(mèng)華錄·立春》:“春日,宰執(zhí)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?!?/p>
南臺(tái)
(1). 十六國 夏 主 赫連勃勃 取 長安 后,稱 長安 曰 南臺(tái) ?!稌x書·地理志上》:“ 勃勃 僭號(hào)於 統(tǒng)萬 ,是為 夏 。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,又平 劉義真 於 長安 ,遣子 璝 鎮(zhèn)焉。號(hào)曰 南臺(tái) 。”
(2).御史臺(tái)。以在宮闕西南,故稱。 南朝 梁元帝 《薦鮑幾表》:“前宰 東邑 ,實(shí)有二 魯 之風(fēng);近處 南臺(tái) ,欲尊兩 鮑 之則?!薄锻ǖ洹ぢ毠倭罚骸?后漢 以來謂之御史臺(tái),亦謂之蘭臺(tái)寺。 梁 及 后魏 北齊 ,或謂之 南臺(tái) 。 后魏 之制,有公事百官朝會(huì)名簿,自尚書令僕以下,悉送 南臺(tái) ?!?清 王士禛 《喜羨門閣學(xué)卜鄰之作》詩:“東閣從容多密札, 南臺(tái) 潦倒恕彈文?!庇?元 代指由 揚(yáng)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臺(tái)。 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札記》:“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(tái)於 揚(yáng)州 ……二十七年,徙 揚(yáng)州 行臺(tái)於 建康 ,專涖 江南 之地,號(hào) 南臺(tái) ?!?/p>
(3).臺(tái)名。即 戲馬臺(tái) 。在 江蘇省 銅山縣 南。 晉 義熙 中, 劉裕 嘗大會(huì)群僚賦詩于此。 南朝 宋 元嘉 時(shí),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,亦嘗登此?!端?jīng)注》謂即 項(xiàng)羽 掠馬臺(tái) ,其下有玉鉤斜道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呂梁重屯田》:“待君筆力追 靈運(yùn) ,莫負(fù) 南臺(tái) 九日期?!?王文誥 輯注:“ 縯 曰:‘ 劉裕 為 宋 公,在 彭城 ,九月九日,出游 戲馬臺(tái) ,送 孔靖 辭位歸鄉(xiāng)。 謝靈運(yùn) 、 宣遠(yuǎn) 等,并從作詩。’” 宋 蘇軾 《臺(tái)頭寺送宋希元》詩:“相從傾蓋只今年,送別 南臺(tái) 便黯然?!?查慎行 注:“ 南臺(tái) 即 戲馬臺(tái) ,以在 徐州 城南,故名?!?/p>
(4).臺(tái)名。 瀛臺(tái) 的舊稱。在 北京 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即事》詩之三:“從游 西苑 花初放,侍宴 南臺(tái) 酒半醒?!?清 高士奇 《金鰲退食筆記》卷上:“ 瀛臺(tái) ,舊為 南臺(tái) ,一曰 趯臺(tái)坡 。本朝 順治 年間,別建宮室,為避暑之處?!?/p>
(5).山名。即 釣臺(tái)山 。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閩江 中,故亦曰 南臺(tái)山 。 宋 陸游 《度浮橋至南臺(tái)》詩:“客中多病廢登臨,聞?wù)h 南臺(tái) 試一尋?!?錢鍾書 注:“ 南臺(tái) ,一稱 釣臺(tái)山 ,在 閩江 中?!薄睹魇贰蛡鳌罚骸皩ぐ菡髂蠈④姟炫c副將軍 廖永忠 伐 陳友定 ,自 明州 由海道乘風(fēng)抵 福州 之 五虎門 ,駐師 南臺(tái) ,使人諭降?!?/p>
(6).山名。在 廣州 香山縣 (今 中山縣 )南五十里,兩山相對(duì)如臺(tái),故名。參閱《明一統(tǒng)志》。
薜蘿
(1).薜荔和女蘿。兩者皆野生植物,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?!冻o·九歌·山鬼》:“若有人兮山之阿,被薜荔兮帶女蘿。” 王逸 注:“女蘿,兔絲也。言山鬼仿佛若人,見於山之阿,被薜荔之衣,以兔絲為帶也?!焙蠼枰灾鸽[者或高士的衣服?!赌淆R書·高逸傳·宗測》:“量腹而進(jìn)松朮,度形而衣薜蘿?!?唐 張喬 《送陸處士》詩:“若向仙巖住,還應(yīng)著薜蘿?!?/p>
(2).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與顧章書》:“僕去月謝病,還覓薜蘿?!?唐 韓偓 《雪中過重湖信筆偶題》詩:“道方時(shí)險(xiǎn)擬如何,謫去甘心隱薜蘿?!?清 黃遵憲 《歲暮懷人詩》之二:“十年冷署付蹉跎,歸去空山臥薜蘿?!?/p>
許渾名句,春望思舊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一擊致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