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郭印《游思安鳳凰巖》:
山腳清江轉(zhuǎn),巖腰細路通。
飛泉忽濺雨,陰壑自吟風。
寺隱煙云里,人行竹柏中。
野僧無個在,幽鳥為談空。
注釋參考
山腳
山腳 (shānjiǎo) 亦稱“山麓”。山的靠jin{1-1}平地的地方 piedmont;foot of a hill清江
(1).水色清澄的江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初發(fā)新林》詩:“鐃吹響清江,懸旗出長嶼。” 唐 王昌齡 《送竇七》詩:“清江月色傍林秋,波上熒熒望一舟?!?/p>
(2).古 夷水 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夷水》:“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。水色清照十丈,分沙石。 蜀 人見其澄清,因名 清江 也?!?/p>
巖腰
山腰。 元 吳萊 《白石湫云》詩:“巖腰動石風初起,海眼輸泉雨欲流?!?/p>
細路
狹小的路徑。 唐 杜甫 《山寺》詩:“野寺殘僧少,山園細路高。” 明 文徵明 《題畫》詩:“盤盤細路入云長,兩涯對起懸飛梁。”
郭印名句,游思安鳳凰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