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寇準《述懷》:
吾家嗣儒業(yè),奕世盛冠裳。
桂籍冠倫輩,天下知聲光。
有才無其命,不得步玉堂。
余亦好古者,詩禮承馀芳。
赴義忘白{1-1}刃,奮節(jié)凌秋霜。
垂衣遇圣主,射策遭時昌。
十九中高第,弱冠司國章。
棘寺陪法吏,奉使安殊方。
薄才難變俗,賤節(jié)惟勤王。
務簡忽興念,不覺心徬徨。
慈親違萬里,瘴雨悲南荒。
端居增浩嘆,離恨銷剛腸。
木落多異感,蟬鳴非故鄉(xiāng)。
長思千萬乘,奉職升周行。
步武親玉陛,獻納肩忠良。
功成自高退,散發(fā)游滄浪。
注釋參考
簡忽
輕視,疏忽?!逗鬂h書·崔駰傳》:“俗人拘文牽古,不達權制,奇?zhèn)ニ劊喓鏊?。?宋 司馬光 《請不受尊號札子》:“豈可謂之漠然無知,而簡忽不顧哉!” 清 侯方域 《吳伯裔伯胤傳》:“﹝ 伯裔 ﹞為文章原本經(jīng)術,歸於大家,嘗簡忽其時人,人以此憚也?!?/p>
不覺
不覺 (bùjué) be unable to find 沒有發(fā)覺,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,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想不到,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,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不禁,不由得 cannot help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,兩個都不覺紅了臉?!獡P沫《青春之歌》徬徨
1.徘徊。來回行走。《國語·吳語》:“王親獨行徬徨於山林之中。”《文選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既懲懼於登望,降周流以徬徨?!睆希槐咀鳌?彷 ”。 高步瀛 李 注義疏:“徬徨、彷徨、方皇、房皇并同?!?唐 谷神子 《博異志·蘇遏》:“一更已后,未寢,出於堂,徬徨而行?!?/p>
2.徘徊。心神不寧貌。 明 李東陽 《夜過仲家淺閘》詩:“我時兀坐驚舂撞,攬衣而起心徬徨。” 巴金 《新生》:“我拼命掙扎了許久,急得汗出如漿,心也徬徨無主,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?!?/p>
寇準名句,述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