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以夫《龍山會》:
重整登高屐。
群玉峰頭,萬里秋無極。
遠(yuǎn)山青欲滴。
新雁過、飄緲孤云天北。
煙入小橋低,水痕退、寒流澄碧。
對佳辰,驚心客里,鬢絲堪摘。
風(fēng)流晉宋諸賢,騎臺龍山,俯仰皆陳跡。
憑闌看落日。
嗟往事、唯有黃花如昔。
醉袖舞西風(fēng),任教笑、參差鳧舃。
但回首、東籬久負(fù),有誰知得。
注釋參考
佳辰
良辰;吉日。 唐 王勃 《越州秋日宴山亭序》:“豈非琴樽遠(yuǎn)契,必兆朕於佳辰;風(fēng)月高情,每留連於勝地?!?宋 柳永 《應(yīng)天長》詞:“恁好景佳辰,怎忍虛設(shè);休效 牛山 ,空對江天凝咽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(xiàn)三·蘇門孫先生言行》:“凡佳辰令節(jié),寒食寒衣,皆拜,設(shè)時食。”
驚心
驚心 (jīngxīn) 內(nèi)心感到震動或吃驚 stunning 驚心動魄客里
離鄉(xiāng)在外期間。 唐 牟融 《送范啟東還京》詩:“客里故人尊酒別,天涯游子弊裘寒?!?宋 劉一止 《洞仙歌·梅》詞:“行人怨,角聲吹老,嘆客里,經(jīng)春又三年?!?元 姚燧 《次韻時中》:“ 淮南 數(shù)日將寒食,客里三春尚臘衣?!?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》:“貧中聚散思親串,客里行藏感歲華。”
鬢絲
亦作“鬂絲”。鬢發(fā)。 唐 李商隱 《贈司勛杜十三員外》詩:“心鐵已從干鏌利,鬢絲休嘆雪霜垂?!?明 李標(biāo) 《寄懷無塵上人》詩:“蒲柳先衰感鬢絲,孤蹤不定益凄其?!?清 陶窳 《冬草》詩:“世態(tài)看蓬轉(zhuǎn),孤心感髩絲?!?清 徐曼仙 《漫成》詩:“白到鬂絲羞鏡影,紅多血淚浣衣塵?!?戴望舒 《霜花》詩:“我靜觀我鬢絲的零落,于是我迎來你所裝點之秋?!?/p>
趙以夫名句,龍山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