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高適《奉酬睢陽李太守》:
公族稱王佐,朝經(jīng)允帝求。
本枝疆我李,盤石冠諸劉。
禮樂光輝盛,山河氣象幽。
系高周柱史,名重晉陽秋。
華省膺推擇,青云寵宴游。
握蘭多具美,前席有嘉謀。
賦得黃金賜,言皆白璧酬。
著鞭驅(qū)駟馬,操刃解全牛。
出鎮(zhèn)兼方伯,承家復(fù)列侯。
朝瞻孔北海,時用杜荊州。
廣固才登陟,毗陵忽阻修。
三臺冀入夢,四岳尚分憂。
郡邑連京口,山川望石頭。
海門當(dāng)建節(jié),江路引鳴騶。
俗見中興理,人逢至道休。
先移白額橫,更息赭衣偷。
梁國歌來晚,徐方怨不留。
豈伊齊政術(shù),將以變澆浮。
訟簡知能吏,刑寬察要囚。
坐堂風(fēng)偃草,行縣雨隨輈。
地是蒙莊宅,城遺閼伯丘。
孝王馀井徑,微子故田疇。
冬至招搖轉(zhuǎn),天寒螮蝀收。
猿巖飛雨雪,兔苑落梧楸。
列戟霜侵戶,褰幃月在鉤。
好賢常解榻,乘興每登樓。
逸足橫千里,高談注九流。
詩題青玉案,衣贈黑貂裘。
窮巷軒車靜,閑齋耳目愁。
未能方管樂,翻欲慕巢由。
講德良難敵,觀風(fēng)豈易儔。
寸心仍有適,江海一扁舟。
注釋參考
登陟
(1).登上。 晉 孫綽 《游天臺山賦》序:“舉世罕能登陟,王者莫由禋祀,故事絶於常篇,名標(biāo)於奇紀(jì)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廬江水》:“下有磐石,可坐數(shù)十人,冠軍將軍 劉敬宣 每登陟焉?!?唐 賈島 《易州登龍興寺樓望郡北高峰》詩:“何時一登陟,萬物皆下顧?!?清 管同 《馀霞閣記》:“ 盋山 與 四松 ,各擅一美,不可兼并。自 餘霞之閣 成,而登陟憩息者,始兩得而無遺憾?!?/p>
(2).升天。指死。 章炳麟 《徐錫麟陳伯平馬宗漢秋瑾哀辭》:“亦有 馬君 ,就涂未極,詗吏旁布,斷頭登陟?!?/p>
毗陵
毗陵 (Pílíng) 今江蘇省常州市 PiLing, Chang prefecture in Jiang Su Province阻修
亦作“ 阻脩 ”。謂路途阻隔遙遠(yuǎn)。 晉 張載 《擬四愁詩》:“我所思兮在 營州 ,欲往從之路阻脩?!?宋 梅堯臣 《送許璋監(jiān)簿歸泰州》詩:“我非魚鳥情,貧縛路阻修?!?清 黃遵憲 《九月初三夜》詩:“蒹葭別有凄凄恨,不向中央怨阻修。”
高適名句,奉酬睢陽李太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