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炎《地浯溪讀中興碑》:
日光玉潔元子辭,銀鉤鐵畫顏公書。
百金不憚買墨本,摩挲石刻今見之。
猗那清廟久不作,其末變?yōu)橥跏螂x。
春秋一經(jīng)事多貶,魯頌四篇文無譏。
漁陽鼙鼓入潼華,公卿徒步從六飛。
朔方天子扶九廟,京師父老迎千麾。
紫袍再拜謁道左,上皇萬里旋鑾輿。
牝雞鳴晨有悍婦,孽狐嗥夜有老奴。
扶桑杲杲未翳蝕,但歌大業(yè)吾何疵。
首章義正語未婉,前輩不辨來者疑。
正須細(xì)讀史克頌,未用苦說涪翁詩。
許張勁節(jié)震金石,李郭壯開如虎貔。
斷崖蒼石有時泐,諸公萬古聲烈垂。
天懷倦客有所恨,雨濕江寒催解維。
神州北望三嘆息,翰墨是非何議為。
注釋參考
猗那
(1).柔美、盛美貌。《詩·商頌·那》:“猗與那與,置我鞉鼓?!?馬瑞辰 通釋:“猗、那二字疊韻,皆美盛之貌,通作‘猗儺’(見《檜風(fēng)》)、“阿難”(見《小雅》)。草木之美盛曰猗儺,樂之美盛曰猗那,其義一也?!薄犊讌沧印みB叢子上》:“﹝楊柳﹞巨本洪枝,條脩遠(yuǎn)揚(yáng),夭繞連枝,猗那其旁,或拳句以逮下土,或擢跡而接穹蒼。”《淮南子·修務(wù)訓(xùn)》:“今鼓舞者,繞身若環(huán),曾撓摩地,扶旋猗那,動容轉(zhuǎn)曲,便媚擬神?!?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一:“明日映天,甘露被宇。蓊鬱高松,猗那長楚?!?/p>
(2).《詩·商頌·那》是 殷商 的后代 宋國 祭祀 商 朝的建立者 成湯 的樂歌。首句是“猗與那與”,后以“猗那”借指祭祀祖先的頌歌。 宋 歐陽修 《讀<徂徠集>》詩:“陳詩頌圣德,厥聲續(xù)猗那?!薄端问贰ざY志十一》:“方作猗那之頌,永嚴(yán)昭穆之容?!?清 劉大櫆 《沉茮園詩序》:“古之君子,未有不愿為清廟猗那,而顧愿為寺人 孟子 ,愾 周 道,憂《黍離》者也。”
(3).表示贊美之辭。《文選·班固<典引>》:“亦猶於穆猗那,翕純皦繹,以崇嚴(yán)祖考,殷薦宗祀配帝。” 李周翰 注:“於穆、猗那皆美也?!?唐 張說 《恒州刺史張府君墓志》:“孝乎事親,忠乎事君,猗那叔父,亦足有云?!?/p>
清廟
(1).《詩·周頌》篇名?!对姟ぶ茼灐で鍙R序》:“《清廟》,祀 文王 也。”
(2).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樂章?!抖Y記·樂記》:“《清廟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而三嘆。” 鄭玄 注:“清廟謂作樂歌;《清廟》也?!薄渡袝髠鳌肪矶骸肮耪叩弁跎琛肚鍙R》之樂?!?鄭玄 注:“《清廟》,樂章名?!薄逗鬂h書·逸民傳·法真》:“臣愿圣朝就加袞職,必能唱《清廟》之歌,致來儀之鳳矣?!?/p>
(3).即太廟。古代帝王的宗廟。《詩·周頌·清廟》:“於穆清廟,肅雝顯相?!薄蹲髠鳌せ腹辍罚骸笆且郧鍙R茅屋……昭具儉也?!薄段倪x·司馬相如<上林賦>》:“登明堂,坐清廟?!?郭璞 注:“清廟,太廟也。” 清 孫致彌 《詠史次王玠右先生韻》:“但聽臨春歌《玉樹》,不聞清廟奏朱弦?!?章炳麟 《訄書·訂文》:“清廟之所奏,同律之所被,箸于賦頌者,四千名而足?!?/p>
不作
(1).不興起;不興盛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暴民不作,諸侯賓服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不作,謂不動作也?!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笆ネ醪蛔鳎T侯放恣?!?趙岐 注:“不作,圣王之道不興?!薄俄n詩外傳》卷三:“無令財(cái)貨上流,則逆不作。”《文選·班固<兩都賦序>》:“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,王澤竭而詩不作?!?李善 注:“作,興也?!?/p>
(2).不耕作;不寫作?!妒酚洝ぺw世家》:“耕事方急,一日不作,百日不食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金陵雜詩》之一:“詩人長不作,千載尚風(fēng)流。”
方言。不能,情理上不容許。《老殘游記》第七回:“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,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(hù)身命的?!?/p>
黍離
本為《詩·王風(fēng)》中的篇名?!对姟ね躏L(fēng)·黍離序》:“《黍離》,閔 宗周 也。 周 大夫行役,至於 宗周 ,過故宗廟宮室,盡為禾黍,閔 周 室之顛覆,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?!焙笏煊米鞲锌鰢~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情詩》:“游子嘆《黍離》,處者歌《式微》?!?北魏 楊衒之 《<洛陽伽藍(lán)記>序》:“麥秀之感,非獨(dú) 殷 墟;黍離之悲,信哉 周 室。” 宋 柴望 《多景樓》詩:“昔日最多風(fēng)景處,今人偏動黍離愁?!?明 張煌言 《舟次瑯琦謁錢希聲相公殯宮》詩之一:“赤手曾扶板蕩運(yùn),黃腸猶帶黍離愁?!?/p>
王炎名句,地浯溪讀中興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