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司空曙《題凌云寺》
春山古寺繞滄波,石磴盤空鳥道過。百丈金身開翠壁,
萬龕燈焰隔煙蘿。云生客到侵衣濕,花落僧禪覆地多。
不與方袍同結(jié)社,下歸塵世竟如何。
注釋參考
不與
不與 (bùyǔ) 不贊成 do not grant 仁陷于愚,固君子之所不與也。——明·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方袍
(1).僧人所穿的袈裟。因平攤為方形,故稱。 唐 許渾 《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》詩(shī):“云齋曾宿借方袍,因説浮生大夢(mèng)勞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三》:“﹝僧 從誨 ﹞累年供奉,望方袍之賜,以耀法門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道人靈一》:“一食自甘,方袍便足;靈臺(tái)澄皎,無事相干?!?/p>
(2).借指僧人。 唐 司空曙 《題凌云寺》詩(shī):“不與方袍同結(jié)社,下歸塵世竟如何?” 南唐 劉崇遠(yuǎn) 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下:“ 贊皇 李公 之鎮(zhèn) 浙 右,以 南朝 眾寺,方袍且多,其中必有妙通《易》道者。因帖下諸寺,令擇一人,送至府中?!?/p>
結(jié)社
結(jié)社 (jiéshè) 結(jié)成團(tuán)體 form an association塵世
塵世 (chénshì) 佛教、道教等指人世間,現(xiàn)實(shí)世界 this world;this mortal life如何
如何 (rúhé) how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方式、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在什么情況下 when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(huì) 怎么,怎么樣 how;why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,未知久后如何。——《水滸傳》 “如……何”,表示’把……怎么樣” as 以君之力,曾不能損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 王屋何?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司空曙名句,題凌云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