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欲入林深,子來應(yīng)問道
出自宋代晁補(bǔ)之《郊居與八弟無斁讀書》:
坐狂得世捐,作官故不了。
十年未弛負(fù),半世不黔灶。
居然顏玉雪,及是鬢蓬葆。
碧山已焚魚,白水初種稻。
瓜區(qū)可深隱,圭竇便卻埽。
之子懷世資,行修名譽(yù)好。
避人本愉恬,坐我亦枯槁。
頃求田野處,政以城郭擾。
常時啜仳別,幸爾晏言笑。
如蘭豈異臭,覆瓿本均好。
不懲范釜塵,尚作韓編盜。
斲輪元戒疾,纻絮非病少。
莞爾勸之休,怡然守而嫪。
翻思南遷久,秪幸北歸早。
三已令奚慍,四至卿誠巧。
所欣顛木蘗,莫羨姣人了。
同氣靡間言,它人闕忠告。
貧居無酒肉,窮巷有探討。
葵作飽蓬蓬,茗澆憂悄悄。
長閑味更永,競進(jìn)念已剿。
目鴻天蒼蒼,夢蝶日杲杲。
蘅皋美新雨,藜杖邈高蹈。
營齋直新徑,創(chuàng)檻俯幽沼。
架以我園檀,茨之子官草。
優(yōu)游聊卒歲,邂逅可同調(diào)。
佩玉子終翔,菟裘我方老。
囊中餐玉法,櫪上追風(fēng)驃。
能知面不靦,未用心如攪。
平生夔契慕,晚歲瞿聃妙。
但欲入林深,子來應(yīng)問道。
注釋參考
入林
歸隱林下。 唐 王維 《酬賀四贈葛中之作》詩:“坐覺囂塵遠(yuǎn),思君共入林?!?唐 賈島 《賀龐少尹除太常少卿》詩:“中峯絶頂非無路,北闕除書阻入林?!?清 王夫之 《蘇太君孝壽說》:“故入林以來,二十餘年,如黃楊逢閏,筆舌盡縮,而一再為之引伸,不能自休。”
子來
謂民心歸附,如子女趨事父母,不召自來,竭誠效忠?!对姟ご笱拧れ`臺》:“經(jīng)始 靈臺 ,經(jīng)之營之。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經(jīng)始勿亟,庶民子來?!?朱熹 集傳:“ 文王 之臺,方其經(jīng)度營表之際,而庶民已來作之,所以不終日而成也。雖 文王 心恐煩民,戒令勿亟,而民心樂之,如子趣父事,不召自來也?!薄端螘の涞奂o(jì)中》:“今 荊 雍 義徒,不召而集,子來之眾,其會如林。” 元 揭傒斯 《大元敕賜修堰碑》:“吾伐石兮石自摧,吾召民兮民子來?!?清 黃本銓 《梟林小史》:“邑文生 郁松年 捐銀二十萬為辦善后,士民皆踴躍,子來之力必有可觀。”
問道
(1).請教道理、道術(shù)?!蛾套哟呵铩柹鲜弧罚骸俺悸剢柕勒吒劦勒吒?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蓋聞帝之元儲,必入太學(xué),承師問道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睢水》:“ 先 ( 寇先 )好釣,居 睢水 旁, 宋景公 問道不告,殺之?!?北周 庾信 《賀傳位于皇太子表》:“皇帝邈然 姑射 ,正當(dāng)乘云馭龍,問道 崆峒 ?!?/p>
(2).猶問路?!抖膛陌阁@奇》卷三:“﹝翰林﹞結(jié)束整齊,一直問道 徐 家來。”
(3).問,詢問。道,語助詞。 元 李行道 《灰闌記》第二折:“俺孩兒未經(jīng)滿月,蚤問道我十?dāng)?shù)遭,今日個浪包婁到公庭混賴著。”
晁補(bǔ)之名句,郊居與八弟無斁讀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頌古二首——— 釋曇瑩〔宋代〕
- 送鮑大監(jiān)赴闕——— 魏野〔宋代〕
- 鵲橋仙(正月二十三日秀野堂作)——— 趙彥端〔宋代〕
- 滿庭芳——— 元好問〔金代〕
- 水調(diào)歌頭——— 鐘辰翁〔宋代〕
- 書通上人城居——— 釋智圓〔宋代〕
- 廣陵城(一作孟遲詩)——— 趙嘏〔唐代〕
- 鳳棲梧(婺州席上·五之三)——— 張綱〔宋代〕
-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——— 釋正覺〔宋代〕
- 公無渡河——— 孫嵩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