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玉孃《春夜》:
松花香度漏初沈,人靜庭空落暗金。
一枕嫩風(fēng)清曉露,半窗涼月弄輕陰。
坐移十二蘭干曲,與入千憎積翠深。
彈罷云和重間夜,薔薇影裹復(fù)長(zhǎng)吟。
注釋參考
一枕
猶言一臥。臥必以枕,故稱。 唐 丁仙芝 《和薦福寺英公新?lián)k禪堂》詩(shī):“一枕西山外,虛舟常浩然?!?宋 陸游 《感秋》詩(shī):“一枕凄涼眠不得,呼燈起作感秋詩(shī)?!?元 馬致遠(yuǎn) 《夜行船·秋思》套曲:“蛩吟罷一枕纔寧貼,雞鳴后萬(wàn)事無(wú)休歇,算名利何年是徹!” 清 宋維籓 《臺(tái)城路·蟬》詞:“午餘一枕游仙夢(mèng),幾番被伊驚醒。”
嫩風(fēng)
微風(fēng)。 唐 劉憲 《奉和圣制立春日侍晏內(nèi)殿出剪彩花應(yīng)制》:“色濃輕雪點(diǎn),香淺嫩風(fēng)吹?!?/p>
清曉
清曉 (qīngxiǎo) 清晨;天剛亮的時(shí)候 early morning 清曉的微風(fēng),略帶涼意涼月
(1).秋月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移病還園示親屬》詩(shī):“停琴佇涼月,滅燭聽歸鴻?!?宋 蘇舜欽 《和彥猷晚宴明月樓》之二:“緑楊有意簷前舞,涼月多情海上來(lái)?!?清 納蘭性德 《河瀆神》詞:“涼月轉(zhuǎn)雕闌,蕭蕭木葉聲乾。”
(2).七月的異名。《事物異名錄·歲時(shí)·七月》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纂要》:“七月曰首秋、初秋、上秋、肇秋、蘭秋、涼月。”
輕陰
(1).淡云,薄云。 唐 劉禹錫 《秋江早發(fā)》詩(shī):“輕陰迎曉日,霞霽秋江明?!?/p>
(2).疏淡的樹蔭。與濃蔭相對(duì)。 南朝 梁 柳惲 《長(zhǎng)門怨》詩(shī):“秋風(fēng)動(dòng)桂樹,流月?lián)u輕陰。” 唐 李商隱 《題小松》詩(shī):“憐君孤秀植庭中,細(xì)葉輕陰滿座風(fēng)?!?/p>
(3).微陰的天色。 唐 張旭 《山中留客》詩(shī):“山光物態(tài)弄春暉,莫為輕陰便擬歸。” 宋 賀鑄 《剪朝霞·牡丹》詞:“云弄輕陰穀雨乾,半垂油幕護(hù)殘寒?!?清 李慈銘 《鑒湖柳枝詞》:“家家門巷正啼鶯,取次輕陰間嫩晴?!?/p>
張玉孃名句,春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