燭摧花,鶴警露,忽三更
出自宋代朱敦儒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:
中秋一輪月,只和舊青冥。
都緣人意,須道今夕別般明。
是處登臨開宴,爭看吳歌楚舞,沈醉倒金尊。
各自心中事,悲樂幾般情。
燭摧花,鶴警露,忽三更。
舞茵未卷,玉繩低轉(zhuǎn)便西傾。
認取眼前流景,試看月歸何處,因甚有虧盈。
我自闔門睡,高枕笑浮生。
注釋參考
鶴警
謂鶴性機警。語本《藝文類聚》卷九十引 晉 周處 《風(fēng)土記》:“鳴鶴戒露,此鳥性警,至八月白露降,流於草上,滴滴有聲,因即高鳴相警,移徙所宿處?!?唐 王勃 《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》:“宵汀鶴警,乘鼓吹而齊鳴;曉峽猿清,挾霜鐘而赴節(jié)?!?宋 朱敦儒 《鵲橋仙》詞:“曲終鶴警露華寒,笑濁世,饒伊做夢。”
三更
三更 (sāngēng) 第三更,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the third watch——midnight朱敦儒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