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章孝標(biāo)《織綾詞》:
去年蠶惡綾帛貴,官急無絲織紅淚。
殘經(jīng)脆緯不通梭,鵲鳳闌珊失頭尾。
今年蠶好繰白絲,鳥鮮花活人不知。
瑤臺(tái)雪里鶴張翅,禁苑風(fēng)前梅折枝。
不學(xué)鄰家婦慵懶,蠟揩粉拭謾官眼。
注釋參考
不通
(1).阻塞;不通達(dá)。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東道之不通,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?!薄冻o·九辯》:“閔奇思之不通兮,將去君而高翔?!?/p>
(2).不相往來?!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近且婚媾不通,兄弟乖絶?!?/p>
(3).不共同使用?!抖Y記·內(nèi)則》:“外內(nèi)不共井,不共湢浴,不通寢席,不通乞假,男女不通衣裳?!?/p>
(4).不明白;不了解?!稘h書·哀帝紀(jì)》:“皇天降非材之佑, 漢 國(guó)再獲受命之符,朕之不德,曷敢不通!” 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 沖 等不通大體,敢以陳聞?!?王愿堅(jiān) 《普通勞動(dòng)者》:“說著,他動(dòng)了真氣,象不屑于和這個(gè)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,一翻身躺下去?!?/p>
(5).謂學(xué)識(shí)淺陋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別通》:“夫通人猶富人,不通者猶貧人也。俱以七尺為形,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,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?!?/p>
(6).謂文理悖謬不順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音辭》:“是為一論物體,一就人情,殊不通矣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科第·鼎甲》:“邑宰見其文,以為不通,貼文於照墻,不取?!?/p>
闌珊
(1).衰減;消沉。 唐 白居易 《詠懷》:“白髪滿頭歸得也,詩(shī)情酒興漸闌珊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訊病》:“情思轉(zhuǎn)闌珊,更粉消珠淚,翠鎖眉山?!?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十三:“他像是個(gè)始終精進(jìn)的人,意興闌珊是同他絕對(duì)聯(lián)不上的。”
(2).暗淡;零落。 唐 曹唐 《小游仙詩(shī)》之十一:“南斗闌珊北斗稀, 茅君 夜著紫霞衣。”
(3).殘,將盡。 宋 賀鑄 《小重山》詞:“歌斷酒闌珊,畫船簫鼓轉(zhuǎn),緑楊灣?!?明 朱鼎 《玉鏡臺(tái)記·完聚》:“云鎖 巫 陽(yáng),霜凋 楚 關(guān),堪悲鄉(xiāng)夢(mèng)闌珊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浣溪沙》詞:“香霧無情作薄寒,銀燈吹處氣如蘭,憑肩人愛夜闌珊?!?魯迅 《華蓋集·“碰壁”之后》:“此刻太平湖飯店之宴已近闌珊?!?/p>
(4).零亂;歪斜。 唐 李賀 《李夫人歌》:“紅璧闌珊懸佩璫,歌臺(tái)小妓遙相望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一叢花·詠并蒂蓮》詞:“闌珊玉佩罷霓裳,相對(duì)綰紅妝?!?清 洪昇 《長(zhǎng)生殿·仙憶》:“字闌珊,模糊斷續(xù),都染就淚痕斑?!?清 李斗 《楊州畫舫錄·新城北錄下》:“ 周維伯 曲不入調(diào),身段闌珊,惟能説白而已?!?/p>
(5).窘困,艱難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韋莊奏請(qǐng)追贈(zèng)不及第人近代者》:“﹝ 羅鄴 ﹞既而俯就督郵,因茲舉事闌珊,無成而卒?!?宋 蘇軾 《減字木蘭花》詞:“官?zèng)r闌珊,慚愧青松守歲寒?!?/p>
頭尾
頭尾 (tóuwěi) 最前與最后部分 end to end 頭尾相連 從頭到尾;始終 from beginning to end 他頭尾坐在那里 條理 shape 做事沒有頭尾 事物的先與后 early or late;order;priority章孝標(biāo)名句,織綾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