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充《眾樂亭》:
使君新自四明歸,邀我同為眾樂詩。
山川可愛惜不見,晝想夕思心為罷。
怳然神遇若有得,齎身乃在天之涯。
漲海連空四無岸,天吳卻坐鮫人觀。
以手揮弄日月丹,能令桑田變?yōu)吢?br>海邊偶到山城中,山城二月多春風。
牛羊閑暇夕陽晚,樓閣參差朝霧濃。
一泓山溜佛頭綠,環(huán)以翠屏屏六曲。
人煙擾擾事嬉游,落花啼鳥更汀洲。
中為臺榭鬧十二,上有藻井排文楸。
旁人指點此何許,云是四明行樂處。
此樂為民非為身,始是集賢錢使君。
使君風韻誰之比,政事次公詩短李。
醉憑熊軾勸耕疇,狂取螺杯翻舞袂。
儂愛使君君勿歸,詔書奪之知何為。
聞侍玉皇香案側(cè),銀臺深阻無消息。
意迷卻悟坐空齋,忽省君詩昨日來。
疊紙為君書所見,不知眾樂誠然哉。
注釋參考
使君
使君 (shǐjūn)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,漢以后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使君從南來,五馬立踟躕?!稑犯娂つ吧仙!?h3>四明山名。在 浙江省 寧波市 西南。自 天臺山 發(fā)脈,綿亙于 奉化 、 慈溪 、 馀姚 、 上虞 、 嵊縣 等縣境。道書以為第九洞天,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。凡二百八十二峰。相傳群峰之中,上有方石,四面如窗,中通日月星辰之光,故稱 四明山 ?!度艌D會·四明山圖考》:“ 四明山 者, 天臺 之委也。高興華頂,齊跨數(shù)邑。自 奉化 雪竇 入,則直謂之 四明 。行山中大約五六十里,山山盤亙,竹樹蔥菁,眾壑之水,亂流爭趨。入益深,猿鳥之聲俱絶,悄然嘻呬通顥氣,覺與世界如絶,不似 天臺 之近人也。道書稱第九洞天。峯凡二百八十二,中有 芙蓉峯 ,刻 漢 隸‘四明山心’四字。其山四穴如天窻,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,故曰 四明 ?!?/p>
樂詩
可以入樂的詩。古代與徒詩對言。《史記·佞幸列傳》:“ 延年 善歌,為變新聲,而上方興天地祠,欲造樂詩歌弦之?!?宋 程大昌 《考古編·詩論二》:“然后知《南》、《雅》、《頌》之為樂詩,而諸《國》之為徒詩也。” 章炳麟 《文學說例》:“半樂詩,樂詩、史詩混合者也?!眳㈤?清 馬瑞辰 《毛詩傳箋通釋·詩入樂說》。
吳充名句,眾樂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雷霆大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