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感春十三首》:
沈陰涉春仲,積潦斷行跡。
浮云起南山,商羊未休息。
壅涸無宿滯,芬芳有新摘。
燈明休間齊,鳥靜山靄夕。
濁醪足斟酌,野杞柔可食。
瑤簪脫雛筍,玉縷剸肥鯽。
冥懷默有契,玩理方自得。
庶幾達(dá)人風(fēng),持用慰寂默。
注釋參考
沈陰
亦作“沉陰”。1.謂積云久陰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行秋令,則天多沉陰,淫雨蚤降,兵革并起?!?蔡邕 《月令章句》:“陰者,密云也;沉者,云之重也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詣建平王上書》:“加以涉旬日,迫季秋,天光沉陰,左右無色?!?宋 王安石 《酬微之梅暑新句》詩:“當(dāng)此沉陰無白日,豈知炎旱有彤云?”《明史·劉大夏傳》:“ 南京 、 鳳陽 大風(fēng)拔樹, 河南 、 湖廣 大水,京師苦雨沉陰?!?/p>
(2).陰暗;陰沉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元父賦》:“地下沉陰兮受氣匪和,太陽不周兮殖物匪嘉?!?唐 元稹 《痁臥聞幕中諸公征樂會飲》詩:“濩落因寒甚,沉陰與病偕?!?清 陳夢雷 《西郊雜詠》之五:“沉陰多肅殺,摧氣搖松柏?!?/p>
(3).借指黑暗統(tǒng)治。 郭沫若 《蜩螗集·北上紀(jì)行》詩:“兩番罹浩劫,一旦掃沉陰?!?/p>
(4).指地下?!稘h書·外戚傳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託沉陰以壙久兮,惜蕃華之未央?!?顏師古 注:“沉陰,言在地下也?!?/p>
春仲
仲春。夏歷二月。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西陵遇風(fēng)獻(xiàn)康樂》詩:“我行指孟春,春仲尚未發(fā)。”
積潦
亦作“ 積澇 ”。成災(zāi)的積水;洪澇。 宋 黃庭堅 《次韻劉景文登鄴王臺見思》之三:“繫匏兩相憶,極目十餘城,積潦干斗極,山河皆夜明。”《宋史·五行志一上》:“京師大雨,漂壞廬舍,民有壓死者;積潦浸道路,自 朱雀門 東抵 宣化門 尤甚?!?元 楊仲弘 《喜晴得揚(yáng)字呈汪知府》詩:“不畏涂泥滑,寧憂積潦妨?!?清 唐孫華 《大雨行海淀道中》詩:“我行與雨期,險苦真自蹈, 燕 地少溝塍,一雨成積澇?!?/p>
斷行
斷行 (duànxíng) 斷然施行 categorically carry out 爭執(zhí)不下的時候,只有斷行才能辦事張耒名句,感春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