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時見清霽,招我憑巖軒。
出自唐朝齊己《夏日梅雨中寄睦公》
梅月來林寺,冥冥各閉門。已應(yīng)雙履跡,全沒亂云根。
琢句心無味,看經(jīng)眼亦昏。何時見清霽,招我憑巖軒。
注釋參考
何時
(1).什么時候。表示疑問?!冻o·九辯》:“皇天滛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時而得乾?” 唐 韓愈 《贈別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之六:“寄書 龍城 守,君驥何時秣?”《宋史·岳飛傳》:“或問:‘天下何時太平?’”
(2).什么時候。表示時間難以確定。 劉大白 《石下的松實》詩:“一棵松樹,落下許多松實;不知何時,被壓著一塊大石。”
清霽
雨止霧散。謂天氣晴朗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湘水》:“ 芙蓉峯 最為竦杰……望若陣云,非清霽素朝,不見其峯。” 唐 韓愈 《南山詩》:“昨來逢清霽,宿愿忻始副?!?元 黃鎮(zhèn)成 《贈葉山人》詩:“更約秋風(fēng)清霽日,與君高蹋萬里云?!?/p>
巖軒
即巖屋。 唐 盧照鄰 《懷仙引》:“披澗戶,訪巖軒。”
齊己名句,夏日梅雨中寄睦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