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晃沖之《再至都城》:
崢嶸花萼西,清曉望猶迷。
御路紅塵合,宮槐碧瓦齊。
夾城知輦過,復(fù)道覺香低。
中使傳宣入,千門避馬蹄。
注釋參考
中使
宮中派出的使者。多指宦官。《后漢書·宦者傳·張讓》:“凡詔所徵求,皆令 西園 騶密約勑,號(hào)曰‘中使’。”《文選·沉約<齊故安陸昭王碑文>》:“勉膳禁哭,中使相望?!?張銑 注:“天子私使曰中使?!?唐 白居易 《繚綾》詩:“去年中使宣口敕,天上取樣人間織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續(xù)黃粱》:“忽見有二中使,齎天子手詔,召 曾太師 決國計(jì)。”
頂用,好用。 元 武漢臣 《老生兒》楔子:“好孩兒也,這錢直恁般中使!” 元 秦簡夫 《東堂老》第三折:“您孩兒往常不聽叔叔的教訓(xùn),今日受窮,纔知道這錢中使,我省的了也。”
傳宣
(1).傳達(dá)宣布。《后漢書·公孫瓚傳》:“令婦人習(xí)為大言聲,使聞數(shù)百步,以傳宣教令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真宗天禧三年》:“使臣傳宣取物,承前止是口傳詔令,別無憑由,致因緣盜取錢物?!?/p>
(2).指宣傳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辛部第三章:“再增乎此,則地太遠(yuǎn),人太多,傳宣之腦筋漸不敏捷,則合眾難?!?/p>
(3).傳令宣召。 宋 范鎮(zhèn) 《東齋記事》卷一:“正月十四日,上御樓,遣中使傳宣從官”?!缎瓦z事》后集:“ 粘罕 使人白帝曰:‘此北國皇后弟也,傳宣至此,催促陛下議諭事?!薄度齻b五義》第十七回:“有勞夫人,傳宣官差完了?!?/p>
(4).猶傳揚(yáng)。 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褒封》:“億兆騰歡,四海傳宣?!?郭沫若 《集外·不滅的光輝》:“ 魯迅 精神是早在被人傳宣著的,但這精神的真諦,不就是‘不妥協(xié)’的三個(gè)字嗎?”
(5).傳達(dá)號(hào)令的官吏?!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真宗天禧三年》:“今請下入內(nèi)侍省置傳宣合同司,專差內(nèi)臣一員主之?!薄墩f岳全傳》第五七回:“ 宋 營軍士拾得箭書,忙與傳宣説知?!?/p>
千門
(1).猶千家。 宋 韓維 《和景仁元夕》詩:“簫鼓千門沸,弓刀萬馬騰。” 陳三立 《十月十四夜飲秦淮樓感賦》詩:“狼嘷豕突哭千門,濺血車菌處處村?!?/p>
(2).眾多宮門。亦借指眾多宮殿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張千門而立萬戶,順陰陽以開闔?!?唐 杜甫 《哀江頭》詩:“江頭宮殿鎖千門,細(xì)柳新蒲為誰緑?!薄顿Y治通鑒·唐文宗開成元年》:“流血千門,僵尸萬計(jì)。” 胡三省 注:“ 漢武帝 起 建章宮 ,度為千門萬戶,后世遂謂宮門為千門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海市》詩之四:“千門聽擊 馮夷 鼓,六博看投玉女壺?!?/p>
(3).佛教語。謂種種修行的法門。千,言其多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萬行歸空,千門入善?!?/p>
避馬
(1).見“ 避驄馬 ”。
(2).謂下馬回避。 明 何良俊 《四友齋叢說·史八》:“余在南翰林,獨(dú)吏部各司以孔目是中見官,欲其避馬。余曰:‘豈有朝廷司筆札文翰之臣,乃下馬入委巷小人之家避一郎署耶?’” 明 于慎行 《穀山筆塵·制典上》:“《大明會(huì)典》:官員隔一品避馬,隔三品跪?!?/p>
晃沖之名句,再至都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