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嶠《舟》:
征棹三江暮,連檣萬里回。
相烏風際轉(zhuǎn),畫鹢浪前開。
羽客乘霞至,仙人弄月來。
何當同傳說,特展巨川材。
注釋參考
相烏
古代觀測風向的儀器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宗廟歌》之十二:“鼓移行漏,風轉(zhuǎn)相烏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八風詩·南風》:“玉尺披圖解慍篇,相烏高指 越 裳天。” 吳翌鳳 注引《拾遺記》:“ 少昊 母曰 皇娥 ,游 窮桑 之浦。有神童稱為帝子,與 皇娥 讌戲泛於海。以桂枝為表,結(jié)芳茅為族,刻玉為鳩置於表端,言知四時之候,今之相風,蓋其遺象。” 張素 《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》詩:“ 皇娥 若肯偕游戲,便結(jié)芳茅作相烏?!?/p>
畫鹢
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龍舟鷁首,浮吹以娛?!?高誘 注:“鷁,大鳥也。畫其像著船頭,故曰鷁首。”后以“畫鷁”為船的別稱。 南朝 陳 陳正見 《泛舟橫大江》詩:“波中畫鷁涌,帆上錦花飛?!?唐 溫庭筠 《昆明治水戰(zhàn)詞》:“ 滇池 海浦俱喧豗,青翰畫鷁相次來?!?明 顧大典 《青衫記·蠻素邀興》:“澄波瀉影,畫鷁隨流轉(zhuǎn)?!?/p>
李嶠名句,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