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時出望無消息,一去那知行近遠(yuǎn)
出自唐代崔顥《代閨人答輕薄少年》:
妾家近隔鳳凰池,粉壁紗窗楊柳垂。
本期漢代金吾婿,誤嫁長安游俠兒。
兒家夫婿多輕薄,借客探丸重然諾。
平明挾彈入新豐,日晚揮鞭出長樂。
青絲白馬冶游園,能使行人駐馬看。
自矜陌上繁華盛,不念閨中花鳥闌。
花間陌上春將晚,走馬斗雞猶未返。
三時出望無消息,一去那知行近遠(yuǎn)?桃李花開覆井欄,朱樓落日卷簾看。
愁來欲奏相思曲,抱得秦箏不忍彈。
注釋參考
三時
(1).指春、夏、秋三季農(nóng)作之時。《左傳·桓公六年》:“潔粢豐盛,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三時,春、夏、秋?!?唐 元稹 《茅舍》詩:“我欲他郡長,三時務(wù)耕稼。”《新唐書·劉蕡傳》:“愿陛下廢百事之用,以廣三時之務(wù),則播植不愆矣?!?/p>
(2).夏至后半個月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夏日應(yīng)令》詩:“五月炎蒸氣,三時刻漏長?!?明 周之玙 《農(nóng)圃六書·占候·五月占》:“夏至后半月為三時,頭時三日,中時五日,三時七日。”
(3).早、午、晚。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殺氣三時作陣云,寒聲一夜傳刁斗?!?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大內(nèi)規(guī)制紀(jì)略》:“各有佛堂以供香火,三時鐘磬,宛如梵宮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尊隱》:“日有三時,一曰蚤時,二曰午時,三曰昏時?!?/p>
(4). 印度 分一年為熱、雨、寒三時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印度總述》:“ 如來 圣教,歲為三時: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,熱時也;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,雨時也;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,寒時也。”
(5).佛教謂 釋迦牟尼佛 逝世后,佛法將經(jīng)歷的zheng{1-1}法、像法和末法三大時期。一般認(rèn)為zheng{1-1}法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萬年。見 南朝 陳 慧思 《立誓愿文》。 唐 窺基 《大乘法苑義林章》卷六:“佛滅度后,法有三時,謂正、像、末。具行教、行、證三,名為zheng{1-1}法;但有教、行,名為像法;有教無餘,名為末法?!?/p>
消息
消息 (xiāoxi) 情況報道 news;information 消息靈通人士 音信 tidings;news 杳無消息知行
認(rèn)識與實行。《禮記·中庸》“夫婦之愚,可以與知焉……夫婦之不屑,可以能行焉” 漢 鄭玄 注:“言匹夫匹婦愚耳,亦可以其與有所知,可以其能有所行者,以其知行之極也。”
智慮和德行?!妒印肪砩希骸胺蛳?,舍而不治則腐蠹……身者,蠒也,舍而不治則知行腐蠹?!薄盾髯印し窍唷罚骸爸袦\薄。” 楊倞 注:“言智慮德行至淺薄。”
近遠(yuǎn)
(1).指親近或疏遠(yuǎn)的人?!稘h書·公孫弘傳》:“其性意忌,外寬內(nèi)深。諸常與 弘 有隙,無近遠(yuǎn),雖陽與善,后竟報其過,殺 主父偃 ,徙 董仲舒 膠西 ,皆 弘 力也?!?/p>
(2).近處和遠(yuǎn)處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颯秣建國》:“進(jìn)止威儀,近遠(yuǎn)取則。其王豪勇,鄰國承命。” 清 宋之繩 《梅花》詩:“漠漠凍云連近遠(yuǎn),荒荒野月照清寒?!?/p>
(3).謂遠(yuǎn)近的程度。 晉 木華 《海賦》:“徒識觀怪之多駭,乃不悟所歷之近遠(yuǎn)?!薄抖鼗妥兾募だ盍曜兾摹罚骸?李陵 問:‘火去此門近遠(yuǎn)?’左右報言:‘火去此間一里?!?宋 陳克 《謁金門》詞:“消息不知郎近遠(yuǎn),一春長夢見?!?/p>
(4).偏義復(fù)詞。謂遠(yuǎn)。 元 無名氏 《替殺妻》楔子:“不多近遠(yuǎn)有個員外,待要結(jié)義小人做兄弟?!?元 無名氏 《千里獨(dú)行》楔子:“[ 張虎 云:] 張飛 言道, 曹丞相 軍馬,偌近遠(yuǎn)來到這里,人困馬乏,他要今晚夜間,領(lǐng)兵來偷營刼寨?!?/p>
崔顥名句,代閨人答輕薄少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芝麻招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