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王泠然《淮南寄舍弟》
昔予從不調,經歲旅淮源。念爾長相失,何時返故園。
寄書迷處所,分袂隔涼溫。遠道俱為客,他鄉(xiāng)共在原。
歸情春伴雁,愁泣夜隨猿。愧見高堂上,朝朝獨倚門。
注釋參考
不調
(1).不協(xié)調?!稘h書·元帝紀》:“陰陽不調,黎民饑寒?!薄逗鬂h書·章帝紀》:“比年陰陽不調,饑饉屢臻?!?/p>
(2).特指音調不和諧?!俄n非子·難三》:“且 中期 之所官,琴瑟也。弦不調,弄不明, 中期 之任也?!薄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案`譬之,琴瑟不調甚者,必解而更張之,乃可鼓也?!?/p>
(3).與人合不來?!冻o·東方朔<七諫·謬諫>》:“不論世而高舉兮,恐操行之不調。” 王逸 注:“調,和也……恐不知於俗而見憎於眾也。”
(1).未得升遷。《漢書·張安世傳》:“有郎功高不調?!?顏師古 注:“調,選也?!?/p>
(2).猶言不才。 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下:“時京城不調少年相效,謂之拍彈?!?宋 王禹偁 《謝賜侄男大理評事表》:“伏以法寺美官,圣朝好爵,凡云選授,必擇器能。豈期不調之材,遽忝起家之命?!?宋 范仲淹 《與中舍書》:“如子弟不調,或在襄邑作過逃來,即發(fā)遣他去,恐相負累,請仔細相度?!?/p>
王泠然名句,淮南寄舍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