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契托外親,夙昔承顧盼
出自宋代張嵲《將至臨安途中偶成呈表叔陳給事去非》:
末契托外親,夙昔承顧盼。
鄧鄙聽論詩,房陵共遭亂。
蒼黃南山路,大雪將沒骭。
事定訪田家,山花已如霰。
燃薪代燈燭,新詩仰華絢。
雨余登近嶺,春晴集兩澗。
仿佛紙坊山,泉石眼中見。
形影一東西,音聲阻河縣。
駑駘自拘攣,鴻鵠謝羈絆。
俄瞻九天上,更覺斯文煥。
鄙賤集亹深,十年兩遭難。
稠重荷顧存,凡庸辱推薦。
窮途感一飯,況此膺深眷。
門墻行欲近,仰止極昏旦。
余生不自意,復(fù)得親談宴。
存沒割中腸,申章淚滂濺。
注釋參考
末契
(1).猶下交。指長者對晚輩的交誼。《文選·陸機<嘆逝賦>》:“託末契於后生,余將老而為客?!?李周翰 注:“末契,下交也?!?唐 杜甫 《贈秘書監(jiān)江夏李公邕》詩:“伊昔 臨淄亭 ,酒酣託末契?!?仇兆鰲 注:“公為后輩,故云末契?!?宋 沉遼 《送夏八赴南陵》詩:“高堂老人八十一,不問衰微論末契?!?清 錢謙益 《康文初六十序》:“諸公晚託末契於余,余因以識 孟修 ,且交於 孟修 之子 文初 ?!?/p>
(2).猶下交。指地位高的人對地位低者的交誼。 唐 溫庭筠 《上蔣侍郎啟》:“某聞有以疎賤而間至貴者,古人之所譏笑;有以單外而蘄末契者,君子之所兢戒?!?/p>
(3).猶下交。稱別人對自己的交誼的謙詞。 宋 陸游 《答交代楊通判啟》:“某猥以陳人,偶叨末契?!?清 錢謙益 《錫山趙太史六十序》:“余幸得託末契,有 朱 陳 之好?!?/p>
外親
(1) [wife's or mothor's relatives]∶舊指家族中女性方面的親屬,如舅舅、外甥、姨母、外孫等
(2) [close in appearance]∶表面親善
詳細(xì)解釋(1).舊指女系的親屬。如母、祖母的親族,及女、孫女、諸姊妹、諸侄女、其他諸姑的子孫等?!秲x禮·喪服》:“傳曰:何以小功也?以名加也。外親之服皆緦也?!薄逗鬂h書·李膺傳》:“時將亂矣,天下英雄無過 曹操 。 張孟卓 與吾善, 袁本初 汝外親,雖爾勿依,必歸 曹 氏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十八回:“ 王夫人 啟道:‘現(xiàn)有外親 薛王氏 及 寳釵 、 黛玉 在外候旨,外眷無職,不敢擅入?!?/p>
(2).猶外戚。《漢書·淳于長傳》:“是時,帝舅 曲陽侯 王根 為大司馬票騎將軍,輔政數(shù)歲,久病,數(shù)乞骸骨。 長 以外親居九卿位,次第當(dāng)代 根 ?!薄顿Y治通鑒·漢成帝綏和二年》:“ 傅太后 從弟右將軍 喜 ,好學(xué)問,有志行。 王莽 既罷退,眾庶歸望于 喜 。初,上之官爵外親也, 喜 獨執(zhí)謙稱疾?!?/p>
(3).表面親善?!稌x書·宣帝紀(jì)》:“ 孫權(quán) 劉備 ,外親內(nèi)疏, 羽 之得意, 權(quán) 所不愿也。”
夙昔
(1).前夜。《文選·<古樂府·飲馬長城窟行>》:“遠(yuǎn)道不可思,夙昔夢見之?!?李善 注引《廣雅》:“昔,夜也?!?南朝 齊 謝朓 《在郡臥病呈沉尚書》詩:“良辰竟何許,夙昔夢佳期。”按,夙,一本作“ 宿 ”。
(2).泛指昔時,往日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箴石》:“故言可述,行可則。此有司夙昔所愿覩也。”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》詩:“遠(yuǎn)郊有靈峯,夙昔棲真仙?!?明 方孝孺 《與鄭叔度書》之八:“離居日久,病身不能動,求如夙昔相聚講習(xí)之樂,寧可得耶!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四》:“然數(shù)百年來,相遇如君者,不知凡幾,大都萍水偶逢,煙云倏散,夙昔笑言,亦多不記憶?!?/p>
(3).朝夕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:“共夙昔而不貳兮,固終始之所服也。”按,《文選》引作“夙夜”。
承顧
承繼看管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三五:“我枉有家私,無個后人承顧,自己生不出,街市上但遇著賣的,或者肯過繼的,是男是女,尋一個來與我兩口兒喂眼也好?!?/p>
張嵲名句,將至臨安途中偶成呈表叔陳給事去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