詔書期日下,靈感應時通
出自唐代張說《奉和圣制喜雪應制》:
圣德與天同,封巒欲報功。
詔書期日下,靈感應時通。
觸石云呈瑞,含花雪告豐。
積如沙照月,散似面從風。
舞集仙臺上,歌流帝樂中。
遙知百神喜,灑路待行宮。
注釋參考
詔書
詔書 (zhàoshū)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書 imperial decree; imperial edict 衣帶詔書期日
約定或預測的日數(shù)或時間?!吨芏Y·地官·山虞》:“令萬民時斬材,有期日?!?孫詒讓 正義:“有期日者,謂依其所用木之多少,為其出山入山之日數(shù)?!薄稘h書·夏侯始昌傳》:“ 始昌 明於陰陽,先言 柏梁臺 災日,至期日果災?!?唐 韓愈 《唐故贈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》:“ 愈 既世通家,詳聞其世系事業(yè),今葬有期日,從少府請,掇其大者為行狀?!?唐 溫大雅 《大唐創(chuàng)業(yè)起居注》卷二:“遣使啟帝,請期日赴京?!薄端问贰ぴ里w傳》:“盡 磁 、 相 、 開 、 德 、 澤 、 潞 、 晉 、 絳 、 汾 、 隰 之境,皆期日興兵,與官軍會。”
感應
感應 (gǎnyìng) response;reaction;interaction 物理學名詞。一個物體(如電導體、可磁化體、電路)內部由于另一類似激發(fā)物體的接近(但不接觸)或者由于磁通的變化而產生的電荷、磁性或電動勢 因受外界影響而引起相應的反應 自然界現(xiàn)象對于人間情緒有種種不同的感應,我以為月亮引起的感應多半是消極。——茅盾《談月亮》 令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,吾亦望其是實,則吾之死,吾靈尚依依旁汝也。——《與妻書》張說名句,奉和圣制喜雪應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