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邵謁《論政》:
賢哉三握發(fā),為有天下憂。
孫弘不開閣,丙吉寧問牛。
內(nèi)政由股肱,外政由諸侯。
股肱政若行,諸侯政自修。
一物不得所,蟻穴滿山丘。
莫言萬木死,不因一葉秋。
朱云若不直,漢帝終自由。
子嬰一失國,渭水東悠悠。
注釋參考
內(nèi)政
內(nèi)政 (nèizhèng) 國家內(nèi)部的政務(wù) internal (or domestic) affairs 互不干涉內(nèi)政 皇宮內(nèi)的事務(wù) internal affairs in court股肱
股肱 (gǔgōng) 大腿和胳膊。均為軀體的重要部分。引申為輔佐君主的大臣。又比喻左右輔助得力的人 right-hand man 君之卿佐,是謂股肱;股肱或虧,何痛如之!——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 又如:股肱之臣 輔佐,捍衛(wèi) assist;guard 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,夾輔 成王?!蹲髠鳌べ夜辍?h3>外政謂國事。《國語·吳語》:“自今日以后,內(nèi)政無出,外政無入。” 韋昭 注:“內(nèi)政,婦職;外政,國事?!薄对姟ご笱拧ふ皡n》“婦無公事,休其蠶織” 毛 傳:“婦人無與外政,雖皇后猶以蠶織為事。”《新唐書·桓彥范傳》:“《易》曰:‘無攸遂,在中饋?!詪D人不得預(yù)外政也。”
諸侯
諸侯 (zhūhóu)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the feudal princes;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諸侯之所亡與戰(zhàn)敗而亡者,其實(shí)亦百倍。——宋· 蘇洵《六國論》邵謁名句,論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