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江行》:
南訛溽暑方流汗,北陸凄風(fēng)已裂膚。
江介寒暄越叵測,袗絺重繭在斯須。
注釋參考
南訛
(1).亦作“ 南為 ”、“ 南偽 ”、“ 南譌 ”。指夏時(shí)耕作及勸農(nóng)等事?!稌虻洹罚骸吧昝?羲叔 ,宅南交,平秩南訛,敬致?!?孔 傳:“訛,化也。掌夏之官,平敘南方化育之事……四時(shí)同之,亦舉一隅。”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申命 羲叔 ,居 南交 。便程南為,敬致?!?司馬貞 索隱:“春言東作,夏言南為,皆是耕作營為勸農(nóng)之事?!薄稘h書·王莽傳中》:“予之南巡,必躬載耨,每縣則薅,以勸南偽?!?南朝 齊 謝朓 《雩祭歌》:“火景方中南譌秩,靡草云黃含桃實(shí)?!?/p>
(2).南方主夏屬火, 炎帝 所司。因用以借稱火神。 宋 王禹偁 《火星中而寒暑退賦》:“又若南訛赫怒,人失其所,焦砂爛石以何盛,輕箑纖絺而曷御?!?清 楊模 《閏六月初七夜月》:“南訛?zāi)J(rèn)火西流,顧兔高懸略似鉤?!?/p>
溽暑
溽暑 (rùshǔ) 潮濕悶熱 sweltering summer weather 唐主苦溽暑。——《新編五代史平話》方流
作直角轉(zhuǎn)折的水流。相傳其下有玉?!段倪x·顏延之<贈(zèng)王太常>詩》:“玉水記方流,琁源載圓折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尸子》曰:‘凡水,其方折者有玉,其圓折者有珠也?!币蛴脼橛竦拇Q。亦喻指詩文。 前蜀 韋莊 《<又玄集>序》:“今更採其玄者,勒成《又玄集》三卷,記方流而目眩,閲 麗水 而神疲?!?/p>
猶周流?!段淖印の⒚鳌罚骸爸菆A者終始無端,方流四遠(yuǎn),淵泉而不竭?!?/p>
北陸
(1).北方之地。 北周 庾信 《枯樹賦》:“東海有白木之廟,西河有枯桑之社,北陸以楊葉為關(guān),南陵以梅根作冶?!?倪璠 注:“北陸,北方之地也?!?唐 楊炯 《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(xué)先圣廟堂碑文》:“每至南方二月,草樹華滋,北陸三秋,風(fēng)煙搖落;莫不列蘋繁於上席,行禮敬於質(zhì)明,奠椒桂於中尊,敬神明於如在?!?/p>
(2).即虛宿。位在北方,為二十八宿之一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肮耪呷赵诒标懚乇?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日在北陸,為 夏 之十二月也。十二月,日在玄枵之次……於是之時(shí),寒極冰厚,故取而藏之也?!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靶眨撘?;顓頊之虛,虛也。北陸,虛也?!?郭璞 注:“虛星之名凡四?!薄稘h書·律歷志下》:“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。”
(3).指夏歷十二月或冬天。 唐 劉禹錫 《上門下裴相公啟》:“授鉞於西顥之半,策勛於北陸之初?!?宋 王禹偁 《火星中而寒暑退賦》:“至若北陸兇殘,人斯鮮懽,層冰飛雪以俱至,挾纊重裘而圖安?!?清 姚鼐 《感春雜詠》之三:“北陸既藏冰,西宅復(fù)寅餞?!?/p>
凄風(fēng)
(1).寒風(fēng)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按簾o凄風(fēng),秋無苦雨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凄,寒也?!逼?,一本作“ 凄 ”。 漢 王粲 《贈(zèng)蔡子篤》詩:“烈烈冬日,肅肅凄風(fēng)。” 晉 陸機(jī) 《贈(zèng)尚書郎顧彥先》詩之一:“凄風(fēng)迕時(shí)序,苦雨遂成霖?!?明 何景明 《秋思賦》:“浩霖雨之泥途兮,凄風(fēng)舉而飄揚(yáng)?!?/p>
(2).西南風(fēng)。一說,涼風(fēng)?!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拔髂显黄囡L(fēng)?!逼啵槐咀鳌?凄 ”。 高誘 注:“一曰涼風(fēng)。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白紵舞歌辭》之一:“凄風(fēng)夏起素云回,車怠馬煩客忘歸?!?/p>
(1).寒風(fēng)。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春無凄風(fēng),秋無苦雨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凄,寒也。”《后漢書·寇榮傳》:“臣奔走以來,三離寒暑,陰陽易位,當(dāng)煖反寒,春常凄風(fēng),夏降霜雹,又連年大風(fēng),折拔樹木。” 唐 柳宗元 《籠鷹詞》:“凄風(fēng)淅瀝飛嚴(yán)霜,蒼鷹上擊翻曙光?!?/p>
(2).西南風(fēng)?!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拔髂显黄囡L(fēng)?!?/p>
裂膚
謂皮膚皸裂。形容極其寒冷。 唐 李華 《吊古戰(zhàn)場文》:“繒纊無溫,墮指裂膚?!?明 王廷相 《答何柏齋<造化論>書》:“裂膚墮指而江海不冰,謂流動(dòng)為天火之化,得乎哉?”
張嵲名句,江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