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德蹈前哲,家風播清芬。
出自唐朝權(quán)德輿《伏蒙十七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》
受氏自有殷,樹功緬前秦。圭田接土宇,侯籍相紛綸。
道義集天爵,菁華極人文。握蘭中臺并,折桂東堂春。
祖德蹈前哲,家風播清芬。先公秉明義,大節(jié)逢艱屯。
獨立挺忠孝,至誠感神人。命書備追錫,跡遠道不伸。
小生諒無似,積慶遭昌辰。九年西掖忝,五轉(zhuǎn)南宮頻。
司理因曠職,曲臺仍禮神。愧非夔龍姿,忽佐堯舜君。
內(nèi)惟負且乘,徒以弱似仁。豈足議大政,所憂玷彝倫。
叔父貞素履,含章窮典墳。百氏若珠貫,九流皆翚分。
黃鐘蘊聲調(diào),白玉那緇磷。清論坐虛室,長謠宜幅巾。
開關接人祠,支策無俗賓。種杏當暑熱,烹茶含露新。
井徑交碧蘚,軒窗棲白云。飛沉禽魚樂,芬馥蘭桂薰。
經(jīng)術弘義訓,息男茂嘉聞。筮仕就色養(yǎng),宴居忘食貧。
四方有翹車,上國有蒲輪。行當反招隱,豈得常退身。
秦吳路杳杳,朔海望沄沄。侍坐馳夢寐,結(jié)懷積昏昕。
發(fā)函捧新詩,慈誨情殷勤。省躬日三復,拜首書諸紳。
注釋參考
祖德
(1).祖宗的功德?!豆茏印に姆Q》:“循其祖德,辯其順逆,推育賢人,讒慝不作。” 唐 丘丹 《奉使過石門瀑布》詩序:“小子 大歷 中奉使,竊有繼作,雖不足克紹祖德,追蹤昔賢,蓋造奇懷感之志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贈樊秀才》詩:“始知祖德長,光輝傳佩刀?!薄都t樓夢》第一一八回:“我勸你從此把心收一收,好好的用用功,但能博得一第,便是從此而止,也不枉天恩祖德了。” 蔡東藩 《清史通俗演義》第九七回:“惟我皇 漢 遺裔,奕葉久昌,祖德宗功,光被四海。”
(2).祖師的功德?!斗ㄒ簟?981年第2期:“ 中 日 兩國佛教徒之間的法情友誼,源遠流長。緬懷祖德,策勵來茲。我們今天更應該為鞏固我們先人架起的友誼之橋而努力工作?!?/p>
前哲
亦作“ 前喆 ”。前代的賢哲。《左傳·成公八年》:“夫豈無辟王,賴前哲以免力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山居賦》:“仰前哲之遺訓,俯性情之所便。” 唐 李德裕 《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道士游虎丘寺》詩:“逸人綴清藻,前哲留篇翰?!?清 錢謙益 《刑科給事中薛大中授征仕郎》:“在昔 三原 ,粵有前喆,奏牘流播,炳若丹青?!?/p>
家風
家風 (jiāfēng) 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(tǒng)風尚;門風 family style;family tradition 習其家風?!巍?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清芬
(1).清香。 宋 韓琦 《夜合詩》:“所愛夜合者,清芬踰眾芳。”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畿輔雜記·盤山》:“又 武林 黃汝亨 《盤泉詩》:‘ 李愿 歸 盤谷 ,泉甘自昔聞。偶來諧勝賞,獨坐挹清芬。’” 清 陳維崧 《月華清·為蔣元膚催妝》詞:“寄語酒徒 蔣濟 ,總北釀清芬,休教酩酊?!?梅阡 《春夜》:“五月的夜風,飄著道邊槐花的清芬?!?/p>
(2).喻高潔的德行。 晉 陸機 《文賦》:“詠世德之駿烈,誦先人之清芬?!?唐 黃滔 《書懷寄友人》詩:“常思 揚子云 ,五藏曾離身,寂寞一生中,千載空清芬。” 宋 梅堯臣 《讀范桐廬述嚴先生祠堂碑》詩:“至今存清芬,烜赫耀圖史。” 元 周德清 《滿庭芳·韓世忠》曲:“閑評論,中興宰臣,萬古揖清芬?!?/p>
權(quán)德輿名句,伏蒙十七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