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坫共推玉界尺,爭求當置鐵門限
出自宋代徐恢《蒙劉元中數(shù)示東坡詩》:
無邪公文天所贊,汩汩詞源倒河漢。
一篇新出紙為貴,萬國爭傳金可換。
晚節(jié)投荒無芥蔕,畢景著書自娛玩。
天之所寶雷電取,渠不愛惜風雨散。
兩河漕僚真好事,五筦遺文盡堆案。
似聞傾蓋劇推許,親以削牘定真贗。
分傳餉我枉銀鉤,貧室驟驚滿珠貫。
無坫共推玉界尺,爭求當置鐵門限。
注釋參考
玉界尺
后唐 趙光逢 的雅號。 趙 風神秀異,品行端莊,故稱?!缎挛宕贰ぬ屏紓鳌ぺw光逢》:“ 光逢 在 唐 以文行知名,時人稱其方直溫潤,謂之‘玉界尺’?!?/p>
爭求
(1).競相追求?!赌印す稀罚骸捌┤裘琅幎怀?,人爭求之。”《通典·選舉三》:“不論課考或歷時未改,便傾耳而聽,企踵而覩,爭求冒進,不顧廉恥?!?/p>
(2).爭取。 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》十六:“反動的力量是很堅強的,對于勞工階級爭求權利的種種表現(xiàn),當然是用盡方法來壓制的?!?郭沫若 《沸羹集·新文藝的使命》:“現(xiàn)代 中國 是從帝國主義與封建統(tǒng)治的雙重衡厄之下掙扎起來,爭求著她的獨立生存,自由平等的?!?/p>
鐵門限
(1).用鐵皮包裹著的門坎。 唐 李綽 《尚書故實》:“﹝ 智永禪師 ﹞積年學書,禿筆頭十甕。每甕皆數(shù)石。人來覓書,并請題頭者如市,所居戶限為之穿穴,乃用鐵葉裹之,人謂為鐡門限。”后用為來訪請益者多之典。 宋 蘇軾 《贈常州報恩長老》詩之二:“憑師為作鐵門限,準備人間請話人?!?/p>
(2). 唐 王梵志 《世無百年人》詩:“世無百年人,強作千年調。打鐵作門限,鬼見拍手笑?!痹^打鐵作門限,以求堅固,后即用“鐵門限”比喻人們?yōu)樽约鹤鏖L久打算。 宋 范成大 《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》詩:“縱有千年鐵門限,終須一箇土饅頭。” 元 鄭光祖 《塞鴻秋》曲:“ 金谷園 那得三生富,鐵門限枉作千年妬?!?/p>
(3).比喻生活經(jīng)歷對人的影響和局限。 清 王夫之 《薑齋詩話》卷二:“身之所歷,目之所見,是鐵門限。即極寫大景,如‘陰晴眾壑殊’,‘乾坤日夜浮’,亦必不踰此限。”
徐恢名句,蒙劉元中數(shù)示東坡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