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葛立方《滿庭芳》
扉映琉璃,窗搖云母,水堂新甃云灣。際天波面,玉鏡寶奩寬。欄外青山幾疊,瑤煙斂、影落千鬟。寒汀晚,蘆花飛雪,風(fēng)定白鷗閑。塵寰。何處有,方壺圓嶠,弱水波翻。問(wèn)何如藜杖,此地躋攀。種竹今逾萬(wàn)個(gè),風(fēng)枝靜、日?qǐng)?bào)平安。他年事、蒼云屯處,千畝看棲鸞。
注釋參考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(shū)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(shī):“萬(wàn)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(tái)賓客有誰(shuí)憐?”《宋史·歐陽(yáng)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(yáng)脩 者,何處得來(lái)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(ài)呢?何處是愛(ài)呢?”
方壺
(1).腹圓口方的壺。古代禮器的一種?!秲x禮·燕禮》:“司宮尊于東楹之西,兩方壺。” 鄭玄 注:“尊方壺,為卿大夫士也?!?賈公彥 疏:“以其燕總有卿大夫士,又別有公尊瓦大兩,故知方尊為此人也?!薄豆騻鳌ふ压迥辍贰皣?guó)子執(zhí)壺漿” 漢 何休 注:“壺,禮器。腹方口圓曰壺,反之曰方壺?!?/p>
(2).傳說(shuō)中神山名。一名 方丈 。《列子·湯問(wèn)》:“ 渤海 之東,不知幾億萬(wàn)里,有大壑焉……其中有五山焉:一曰 岱輿 ,二曰 員嶠 ,三曰 方壺 ,四曰 瀛洲 ,五曰 蓬萊 ?!?殷敬順 釋文:“一曰 方丈 ?!?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濫 瀛洲 與 方壺 , 蓬萊 起乎中央?!?宋 辛棄疾 《滿江紅·題冷泉亭》詞:“是當(dāng)年、玉斧削 方壺 ,無(wú)人識(shí)。” 清 金農(nóng) 《龍涎香二首寄吳秀才焯厲孝廉鶚》詩(shī)之二:“ 方壺 島客渺難逢,一餅凄涼話故宮?!?/p>
圓嶠
傳說(shuō)中的仙山。常指隱士、神仙所居之地。 唐 顧況 《送從兄使新羅》詩(shī):“幾路通 圓嶠 ,何山是 沃焦 ?” 唐 陸龜蒙 《四明山詩(shī)·石窗》:“山應(yīng)列圓嶠,宮便接方諸。” 明 袁宗道 《封知縣劉公墓志銘》:“不得于武,去而神仙。三變?nèi)氲溃?蓬萊 圓嶠 ,下視簪組,不滿一笑?!?/p>
弱水
(1).古水名。由于水道水淺或當(dāng)?shù)厝嗣癫涣?xí)慣造船而不通舟楫,只用皮筏濟(jì)渡的,古人往往認(rèn)為是水弱不能載舟,因稱弱水。故古時(shí)所稱 弱水 者甚多。(1)《書(shū)·禹貢》:“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, 弱水 既西。”又:“導(dǎo) 弱水 至于 合黎 ,餘波入于 流沙 ?!鄙显粗附?甘肅 山丹河 ,下游即 山丹河 與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 ,入 內(nèi)蒙古 境后,稱 額濟(jì)納河 。(2)《山海經(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:“ 勞山 , 弱水 出焉,而西流注於 洛 。”指今 陜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。(3)《山海經(jīng)·大荒西經(jīng)》:“﹝ 昆侖 之丘﹞其下有 弱水 之淵?!薄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?安息 長(zhǎng)老傳聞 條支 有 弱水 西王母 。”《后漢書(shū)·西域傳·大秦》:“﹝ 大秦國(guó) ﹞西有 弱水 、 流沙 ,近 西王母 所居處?!彼附栽谖鞣竭h(yuǎn)處以至國(guó)外。(4)《漢書(shū)·地理志下》:“ 金城郡 …… 臨羌 ?!痹ⅲ骸拔饔?須抵池 ,有 弱水 、 昆侖山 祠?!笨赡苤附?青海 。(5)《后漢書(shū)·東夷傳·夫馀》:“北有 弱水 。”當(dāng)在今 黑龍江 省境內(nèi)。(6)《資治通鑒·宋文帝元嘉六年》:“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,至 涿邪山 ?!碑?dāng)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(guó) 境內(nèi)。(7)《新唐書(shū)·西域傳上·東女》:“有 弱水 南流?!碑?dāng)在今 青海 或 西藏 境。(8)《新唐書(shū)·北狄傳·奚》:“以 奚 阿會(huì)部 為 弱水州 ?!碑?dāng)在今 內(nèi)蒙古 東境。
(2).又名 娑夷水 。即今 克什米爾 西北部 吉爾吉特 (Gilgit)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。 唐 天寶 六年(公元747年)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,進(jìn)軍至此。
(3).古代神話傳說(shuō)中稱險(xiǎn)惡難渡的河海?!逗?nèi)十洲記·鳳麟洲》:“ 鳳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,地方一千五百里,洲四面有弱水繞之,鴻毛不浮,不可越也?!?宋 蘇軾 《金山妙高臺(tái)》詩(shī):“ 蓬萊 不可到,弱水三萬(wàn)里?!薄段饔斡洝返诙兀骸鞍税?流沙 界,三千弱水深。鵝毛飄不起,蘆花定底沉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二五回:“一足高來(lái)一足低,渾身帶水又拖泥。相逢若問(wèn)家何處,卻在 蓬萊 弱水西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中國(guó)地質(zhì)略論》:“嗚呼!現(xiàn)象如是,雖弱水四環(huán),鎖戶孤立,猶將汰於天行,以日退化。”
(4).猶言愛(ài)河情海。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九一回:“任憑弱水三千,我只取一瓢飲?!?蘇曼殊 《碎簪記》:“余曰:‘然則二美并愛(ài)之矣?!?莊湜 復(fù)嘆曰:‘君思“弱水三千”之義,當(dāng)識(shí)吾心?!嘣唬骸駟?wèn)子,心所先屬者阿誰(shuí)?’曰:‘ 靈芳 ?!比?,喻其多。
葛立方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