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修《聽箏堂》:
雁柱鸞弦十有三,南山安石位巖巖。
逡巡奏罷金滕曲,堂上沾襟嘆不凡。
注釋參考
雁柱
亦作“鴈柱”。1.樂器箏上整齊排列的弦柱。 唐 路德延 《小兒詩》:“簾拂魚鉤動,箏推雁柱偏。” 宋 張先 《生查子·彈箏》詞:“雁柱十三弦,一一春鶯語?!?清 趙翼 《邵松阿落齒更生走筆奉賀》詩:“琴軫方愁雁柱虧,墐泥已塞狗竇缺?!?/p>
(2).橋柱。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》:“又西去數(shù)百步,乃 仙橋 ,南北約數(shù)百步,橋面三虹,朱漆闌楯,下排鴈柱,中央隆起,謂之‘駱駝虹’,若飛虹之狀?!?清 黃遵憲 《不忍池晚游詩》:“紅板長橋雁柱橫,兩頭路接白沙平。”
鸞弦
琴弦的美稱。因琴聲如鸞鳴,故稱。 南朝 陳 陸瑜 《獨酌謠》:“忽逢鳳樓下,非待鸞弦招?!?唐 周繇 《夢舞鍾馗賦》:“不待乎調(diào)鳳管,揆鸞弦,曳藍衫而颯纚,揮竹簡以蹁躚?!?/p>
南山
南山 (Nán Shān) 指終南山,在陜西省西安市南 Zhongnanshan巖巖
亦作“巖巖”。亦作“嵓嵓”。亦作“嵒嵒”。1.高大;高聳?!对姟旐灐らs宮》:“ 泰山 巖巖, 魯 邦所詹?!?孔穎達 疏:“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, 魯 之邦境所至也。”《文選·張衡<思玄賦>》:“冠嵒嵒其映蓋兮,珮綝纚以煇煌?!?李周翰 注:“嵒嵒,高貌?!?晉 潘岳 《懷舊賦》:“巖巖雙表,列列行楸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 嵇叔夜 之為人也,巖巖若孤松之獨立;其醉也,傀俄若玉山之將崩?!?唐 張說 《贈華州刺史楊君碑》:“碑闕嵓嵓,蔽滿 華山 之下。” 明 唐寅 《姑蘇八詠》之一:“ 天平 之山何其高,巖巖突兀凌青霄。”
(2).威嚴(yán)。 漢 蔡邕 《司空文烈侯楊公碑》:“巖巖大理,惟制民命。” 晉 陶潛 《讀<山海經(jīng)>》詩之十三:“巖巖顯朝市,帝者慎用才?!?清 許汝霖 《贈湯宗伯潛庵先生》詩:“天子建文華,東宮開講幄,巖巖師傅席,醇儒孰公若?”
(3).開張貌?!段倪x·揚雄<甘泉賦>》:“金人仡仡其承鐘虡兮,嵌巖巖其龍鱗?!?呂延濟 注:“嵌、巖巖,皆鱗甲開張貌。”
(4).形容瘦削柔弱。 唐 薛能 《吳姬》詩之一:“夜鎖重門晝亦監(jiān),眼波嬌利瘦巖巖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解舞的腰肢,瘦嵓嵓的一搦?!?元 張可久 《慶宣和·春晚病起》曲:“病骨巖巖,無斤兩腌臢擔(dān)兒擔(dān)?!?元 施惠 《幽閨記·偷兒擋路》:“情懷,急煎煎悶似海;形骸,骨巖巖瘦似柴?!薄秊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四回:“瘦體嵓嵓,鬼病懨懨,俺將這舊思情重檢點?!?/p>
楊修名句,聽箏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