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待然犀照,潛鱗意自驕
出自宋代李流謙《夔子岸下水作頹沙裂岸轉(zhuǎn)舟避之》:
狂流作平地,別渚轉(zhuǎn)輕橈。
岸斷石出沒(méi),云虛山動(dòng)搖。
奔湍長(zhǎng)澒洞,杯酒且逍遙。
可待然犀照,潛鱗意自驕。
注釋參考
可待
就會(huì);就要。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青衫淚》第二折:“若再不肯,你寫一封假書,只説 白侍郎 已死,他可待肯了。” 明 陳與郊 《文姬入塞》雜?。骸敖袢绽?,可待離龍城,還鳳穴?!?/p>
犀照
見(jiàn)“ 犀照牛渚 ”。
潛鱗
即魚(yú)。 漢 王粲 《贈(zèng)蔡子篤》詩(shī):“潛鱗在淵,歸雁載軒。” 唐 杜甫 《上后園山腳》詩(shī):“潛鱗恨水壯,去翼依云深?!?明 李東陽(yáng) 《與顧天錫夜話》詩(shī):“潛鱗自足波濤地,別馬長(zhǎng)懷秣飼心。”
李流謙名句,夔子岸下水作頹沙裂岸轉(zhuǎn)舟避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