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竹米行》:
竹君亢宗擅楚墟,一一修聳山澤臞。
風流秀整與世殊,楚俗食息皆爾須。
薪之籬之且蘧篨,笲筥箱篚{上竹下觚}籃笯。
溝瓦厥祖羹其雛,隨索斯獲掇諸涂。
今歲麥秋旱歲馀,得麥僅足償官租。
竹君憫農(nóng)如士夫,著花結(jié)實千林俱。
密砌玉粒綴旒珠,株株擷取雖錙銖。
彌頃亙畝無閑株,硙磨蒸炊勝雕胡。
鄰里乞索水火如,坐令顰蹙興歌呼。
野叟好吉能分吾,香清而洌甘而腴。
此君行能不一書,此惠及物旋就枯。
摩頂放踵忘其軀,所學無乃墨者徒。
老子茍祿天之隅,袖手無策蘇{娐去爪換旬}孤,投匕三吧吾慚渠。
注釋參考
玉粒
(1).指米、粟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<昭明太子集>序》:“發(fā)私藏之銅鳧,散垣下之玉粒……受惠之家、飡恩之士咸謂 櫟陽 之金自空而墜, 南陽 之粟自野而生。” 唐 杜甫 《茅堂檢校收稻》詩之一:“紅鮮終日有,玉粒未吾慳?!?宋 蘇軾 《清遠舟中寄耘老》詩:“今年玉粒賤如水,青銅欲買囊已空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二禽圖》詩:“卻笑雪衣貪玉粒,羽毛憔悴閉雕籠?!?/p>
(2).猶玉散。指仙藥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天臺山館徐則法師碑》:“玉粒雖軟,金膏未鎔,方流道業(yè),濟彼昏蒙?!?/p>
綴旒
亦作“ 綴斿 ”。亦作“ 綴游 ”。1.猶表率。《詩·商頌·長發(fā)》:“受小球大球,為下國綴旒?!?毛 傳:“綴,表;旒,章也?!?鄭玄 箋:“綴,猶結(jié)也;旒,旌旗之垂者也?!?馬瑞辰 通釋:“古者以旗致民,即是以旗旒為表,故《詩》綴旒并言,以喻 湯 為下國表則也。”《魏書·禮志四》:“非所以儀刑萬國,綴旒四海?!?宋 王安石 《后殿朝次偶題》詩:“百年文物士優(yōu)游,萬國今方似綴旒?!?/p>
(2).比喻君主為臣下挾持,大權(quán)旁落?!稘h書·五行志下之下》:“ 董仲舒 、 劉向 以為先是 晉 為 雞澤 之會,諸侯盟,又大夫盟。后為 溴梁 之會,諸侯在而大夫獨相與盟。君若綴斿,不得舉手?!?顏師古 注:“ 應劭 曰:‘斿,旌旗之旒,隨風動搖也?!詾橄滤鶊?zhí),隨人東西也?!薄逗鬂h書·張衡傳》:“夫 戰(zhàn)國 交爭,戎車競驅(qū),君若綴旒,人無所麗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降及 懷 愍 ,綴旒而已。”
(3).喻指一般居虛位而無實權(quán)者。 梁啟超 《論中國積弱由于防弊》:“土風不諳,語言難曉。政權(quán)所寄,多在猾胥,而官為綴旒也。”
(4).比喻國勢垂危。《文選·潘勗<冊魏公九錫文>》:“當此之時,若綴旒然?!?張銑 注:“旒,冠上垂珠,而綴於冠者,言帝室之危如旒之懸。然,辭也?!薄段簳っC宗紀》:“祖宗盛業(yè),危若綴旒,社稷鴻基,殆將淪墜。”《舊唐書·玄宗紀上》:“大業(yè)有綴旒之懼,寳位深墜地之憂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高宗建炎四年》:“臣觀今日國勢,危如綴旒?!?/p>
(5).用以比喻情況危急。 唐 孫揆 《靈應傳》:“矧妾一女子,父母斥其孤貞,狂童凌其寡弱,綴旒之急,安得不少動仁人之心乎?”
擷取
擷取 (xiéqǔ) 采取;選取 pick 擷取精華錙銖
錙銖 (zīzhū) 舊制錙為一兩的四分之一,銖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。比喻極其微小的數(shù)量 trifle 奈何取之盡錙銖?!啤?杜牧《阿房宮賦》陳造名句,竹米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啪啪泡泡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