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仲弓《哭墓》:
拜親親不待,事事與心違。
萬里有歸日,九泉無見時(shí)。
愁生新綠綬,淚滿舊斑衣。
從此白云斷,何當(dāng)慰所思。
注釋參考
拜親
拜見朋友的父母。表示關(guān)系親密?!稌x書·荀崧傳》:“﹝父 頵 ﹞與 王濟(jì) 、 何劭 為拜親之友?!薄读簳さ角鳌罚骸?樂安 任昉 有知人之鑒,與 洽 兄 沼 溉 并善。嘗訪 洽 於田舍,見之,嘆曰:‘此子日下無雙?!焐臧萦H之禮?!薄额伿霞矣?xùn)·風(fēng)操》“一爾之后,命子拜伏,呼為丈人,申父友之敬” 清 盧文弨 補(bǔ)注:“古者與其子相友則拜其親,謂之拜親之交?!?/p>
不待
不待 (bùdài) 不必,不用;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來,他就走了事與心違
同“ 事與愿違 ”。 宋 歐陽修 《紀(jì)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》詩:“貌先年老因憂國(guó),事與心違始乞身?!?清 陳維崧 《金菊對(duì)芙蓉·姜學(xué)在掃墓歸過訪》詞:“相逢暗惹平生恨, 西州 路,事與心違?!?/p>
胡仲弓名句,哭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