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張籍《祭退之》
嗚呼吏部公,其道誠巍昂。生為大賢姿,天使光我唐。
德義動(dòng)鬼神,鑒用不可詳。獨(dú)得雄直氣,發(fā)為古文章。
學(xué)無不該貫,吏治得其方。三次論諍退,其志亦剛強(qiáng)。
再使平山東,不言所謀臧。薦待皆寒羸,但取其才良。
親朋有孤稚,婚姻有辦營(yíng)。如彼天有斗,人可為信常。
如彼歲有春,物宜得華昌。哀哉未申施,中年遽殂喪。
朝野良共哀,矧于知舊腸。籍在江湖間,獨(dú)以道自將。
學(xué)詩為眾體,久乃溢笈囊。略無相知人,黯如霧中行。
北游偶逢公,盛語相稱明。名因天下聞,傳者入歌聲。
公領(lǐng)試士司,首薦到上京。一來遂登科,不見苦貢場(chǎng)。
觀我性樸直,乃言及平生。由茲類朋黨,骨肉無以當(dāng)。
坐令其子拜,常呼幼時(shí)名。追招不隔日,繼踐公之堂。
出則連轡馳,寢則對(duì)榻床。搜窮古今書,事事相酌量。
有花必同尋,有月必同望。為文先見草,釀熟偕共觴。
新果及異鮭,無不相待嘗。到今三十年,曾不少異更。
公文為時(shí)師,我亦有微聲。而后之學(xué)者,或號(hào)為韓張。
我官麟臺(tái)中,公為大司成。念此委末秩,不能力自揚(yáng)。
特狀為博士,始獲升朝行。未幾享其資,遂忝南宮郎。
是事賴拯扶,如屋有棟梁。去夏公請(qǐng)告,養(yǎng)疾城南莊。
籍時(shí)官休罷,兩月同游翔。黃子陂岸曲,地曠氣色清。
新池四平漲,中有蒲荇香。北臺(tái)臨稻疇,茂柳多陰涼。
板亭坐垂釣,煩苦稍已平。共愛池上佳,聯(lián)句舒遐情。
偶有賈秀才,來茲亦同并。移船入南溪,東西縱篙撐。
劃波激船舷,前后飛鷗鶬?;厝胩稙|下,網(wǎng)截鯉與魴。
踏沙掇水蔬,樹下烝新粳。日來相與嬉,不知暑日長(zhǎng)。
柴翁攜童兒,聚觀于岸傍。月中登高灘,星漢交垂芒。
釣車擲長(zhǎng)線,有獲齊歡驚。夜闌乘馬歸,衣上草露光。
公為游谿詩,唱詠多慨慷。自期此可老,結(jié)社于其鄉(xiāng)。
籍受新官詔,拜恩當(dāng)入城。公因同歸還,居處隔一坊。
中秋十六夜,魄圓天差晴。公既相邀留,坐語于階楹。
乃出二侍女,合彈琵琶箏。臨風(fēng)聽繁絲,忽遽聞再更。
顧我數(shù)來過,是夜涼難忘。公疾浸日加,孺人視藥湯。
來候不得宿,出門每回遑。自是將重危,車馬候縱橫。
門仆皆逆遣,獨(dú)我到寢房。公有曠達(dá)識(shí),生死為一綱。
及當(dāng)臨終晨,意色亦不荒。贈(zèng)我珍重言,傲然委衾裳。
公比欲為書,遺約有修章。令我署其末,以為后事程。
家人號(hào)于前,其書不果成。子符奉其言,甚于親使令。
魯論未訖注,手跡今微茫。新亭成未登,閉在莊西廂。
書札與詩文,重疊我笥盈。頃息萬事盡,腸情多摧傷。
舊塋盟津北,野窆動(dòng)鼓鉦。柳車一出門,終天無回箱。
籍貧無贈(zèng)貲,曷用申哀誠。衣器陳下帳,醪餌奠堂皇。
明靈庶鑒知,仿佛斯來饗。
注釋參考
德義
(1).道德信義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靶牟粍t德義之經(jīng)為頑,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。” 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高祖紀(jì)二》:“彼皆戴仰大王德義,愿為大王臣妾。德義已行,南面稱伯, 楚 必?cái)狂哦??!?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誦六藝以飾姦;焚詩書而面墻;心不則於德義,雖異術(shù)而同亡?!?宋 曾鞏 《送李材叔知柳州》:“古之人為一鄉(xiāng)一縣,其德義惠愛,尚足以薰蒸漸澤。” 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或棄斥德義,蹇視淫游,以嘲弄社會(huì),聊快其意,如 堂祥 ?!?/p>
(2).謂賞罰得當(dāng);亦謂從善去惡?!秶?guó)語·周語中》:“故圣人之施舍也議之,其喜怒取與也亦議之,是以不主寬惠,亦不主猛毅,主德義而已?!?韋昭 注:“賞得其人,罸當(dāng)其罪,是為德義。”《國(guó)語·晉語七》:“ 悼公 與 司馬侯 升臺(tái)而望,曰:‘樂夫?’對(duì)曰:‘臨下之樂則樂矣,德義之樂則未也?!唬骸沃^德義?’對(duì)曰:‘諸侯之為,日在君側(cè),以其善行,以其惡戒,可謂德義矣?!?韋昭 注:“善善為德,惡惡為義?!?/p>
鬼神
(1).鬼與神的合稱。《易·謙》:“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”《禮記·仲尼燕居》:“鬼神得其饗,喪紀(jì)得其哀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鬼神得其饗者,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?!?唐 韓愈 《原鬼》:“無聲與形者,鬼神是也?!?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夫古人作書垂后……亦鑒及后人之無賴,故徐引其機(jī),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,庶不蹈妄傳之戒,為鬼神所忌耳?!?/p>
(2).泛指神靈、精氣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養(yǎng)材以任地,載時(shí)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義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鬼之靈者曰神也。鬼神曰山川之神也。”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歷日月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天神曰神,人神曰鬼。又云圣人之精氣謂之神,賢人之精氣謂之鬼。”
(3).偏指鬼;死去的祖先?!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敖窬舨接裰海枰姽丫戮位?,是寡君既受貺矣,何 蜀 之敢望?其先君鬼神實(shí)嘉賴之,豈唯寡君?”《孝經(jīng)·感應(yīng)》:“宗廟致敬,鬼神著矣?!?唐玄宗 注:“事宗廟能盡敬,則祖考來格。”
(4).指形體與精靈?!抖Y記·禮運(yùn)》:“故人者,其天地之德,陰陽之交,鬼神之會(huì),五行之秀氣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鬼謂形體,神謂精靈?!都懒x》云:‘氣也者,神之盛也;魄也者,鬼之盛也。’必形體精靈相會(huì),然后物生。”
(5).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精氣為物,游魂為變,是故知鬼神之情狀。” 韓康伯 注:“盡聚散之理,則能知變化之道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物既以聚而生,以散而死,皆是鬼神所為,但極聚散之理,則知鬼神之情狀也?!焙笫勒軐W(xué)家多以陰陽之變、氣的往來屈伸解釋“鬼神”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論死》:“鬼神,陰陽之名也。陰氣逆物而歸,故謂之鬼;陽氣導(dǎo)物而生,故謂之神?!薄抖Y記·中庸》:“鬼神之為德,其盛矣乎?!?程頤 章句:“鬼神,天地之功用,而造化之跡也。 張子 曰:‘鬼神者,二氣之良能也?!拗^以二氣言,則鬼者陰之靈也,神者陽之靈也。以一氣言,則至而神者為神,反而歸者為鬼,其實(shí)一物而已?!薄吨熳诱Z類》卷三:“鬼神只是氣,屈伸往來者氣也?!?/p>
不可
不可 (bùkě) 不可能;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,不可取?!巍ど蚶ā秹?mèng)溪筆談·活板》 學(xué)不可以已?!盾髯印駥W(xué)》 決不能,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(shì)力眾寡不可論?!顿Y治通鑒》 不可一概而論 與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(gè)會(huì)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張籍名句,祭退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