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之道《四祖山》:
黃梅西去一舍許,奔走龍?zhí)煺八淖妗?br>師今何往昔何來,占斷金沙長作主。
須知至道本不滅,豈獨高名固非取。
偶傳衣缽斷三世,遂配云中詔千古。
寺藏巖腹蟠地軸,塔據峰巔立天柱。
棱層石棧斜甕玉,繚繞溪流緩縈組。
月明飛瀑百虹掛,風撼長松萬蛟舞。
路通澗谷橫略彴,樹靄煙霞團縷數。
清陰掃徑初入夏,蒼蘚封庭新過雨。
留連歸客獲聯(lián)轡,邂逅主僧還接武。
請觀異事花五葉,愿結勝緣香一縷。
何人為作錦雞夢,此意他年銘肺腑。
注釋參考
留連
留連 (liúlián) 不愿意離開 linger;be unwilling to leave 留連忘返歸客
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》詩:“歸客遂海隅,脫冠謝朝列?!?唐 李頎 《送竇參軍》詩:“城南送歸客,舉酒對林巒?!?唐 王維 《寒食汜上作》詩:“ 廣武 城邊逢暮春, 汶陽 歸客淚沾巾。”
聯(lián)轡
猶聯(lián)騎。 唐 劉禹錫 《同樂天和微之深春》之十一:“國樂呼聯(lián)轡,行廚載滿車?!?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牘·王知古》:“遂聯(lián)轡而去?!?宋 陳傅良 《哭呂伯恭郎中舟行寄諸友》詩:“倚廬魚皷夜,聯(lián)轡雞人曉?!?明 薛正言 《登嵩山記》:“時日已昳,聯(lián)轡往 少林寺 。”
邂逅
邂逅 (xièhòu) 不期而遇 meet(a relative,friend,etc)unexpectedly;meet by chance;run into sb. 今夕何夕,見此邂逅?!对姟ぬ骑L·綢繆》 邂逅發(fā)露,禍及知親。——《后漢書·杜根傳》 邂逅迷惑。——《三國志·管寧傳》主僧
佛寺的住持。 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記游廬山》:“旋入 開元寺 ,主僧求詩,因作一絶?!?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三:“ 徽宗 南幸,還至 泗州 僧伽塔下,問主僧曰:‘僧伽傍,白衣持錫杖者何人?’”《金史·世宗紀上》:“﹝ 世宗 ﹞幸 華嚴寺 ,觀故 遼 諸帝銅像,詔主僧謹視之?!?/p>
接武
(1).步履相接。謂小步前進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堂上接武,堂下布武?!?鄭玄 注:“武,跡也。亦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楹鼓逢逢將曙天,諸生接武 杏壇 前。”
(2).步履相接。指舞步相接?!冻o·大招》:“二八接武,投詩賦只?!?朱熹 集注:“接,連也。武,跡也?!?/p>
(3).步履相接。形容人多擁擠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是以遐覽淵博者,曠代而時有;面墻之徒,比肩而接武也。”《魏書·李諧傳》:“異人相趨于絳闕,鴻生接武于儒館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忤時》:“當今朝號得人,國稱多士。 蓬山 之下,良直差肩;蕓閣之中,英奇接武?!薄督鹗贰ご蘖鳌罚骸爱敃r冒進之徒,爭援 劉 齊 故事以冀非分者,比肩接武?!?/p>
(4).步履相接。形容親近;接近。 唐 權德輿 《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》詩:“外庭時接武,廣陌更連鑣?!?宋 司馬光 《與呂晦叔簡》:“自 晦叔 入都,及得共事,每與僚寀行坐不相離,未嘗得伸悃愊,雖日夕接武,猶隔闊千里也?!?/p>
(5).步履相接。前后相接;繼承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:“古來辭人,異代接武,莫不參伍以相變,因革以為功。”《新唐書·上官儀傳》:“御史供奉赤墀下,接武夔龍,簉羽鵷鷺,豈 雍州 判佐比乎?” 馬宗霍 《書林藻鑒》:“ 唐 代書家之盛,不減于 晉 ,因由接武六朝,家傳世習,自易為工?!?/p>
王之道名句,四祖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