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光迫西汜,回棹泛清淥
出自宋代鄭剛中《陪權(quán)郡符正民九日游西山》:
符公寄郡理,犀刃不可觸。
白書庭無訟,一切就整蕭。
秋風(fēng)九月涼,閑暇顧僚屬。
謂茲落帽會(huì),千載有賢躅。
西山多爽氣,盍亦具艱仆。
曉出古城隅,薄霧隱疏木。
乍見溪山明,已洗簿書俗。
云間阿蘭若,小步偏深曲。
逸興不受制,更到山之麓。
吊古動(dòng)高懷,臨風(fēng)展遐矚。
扶光迫西汜,回棹泛清淥。
鉤簾陳密坐,羅列進(jìn)肴餗。
賓這岸巾幘,禮數(shù)免挽束。
時(shí)因笑語驚,鷗鷺入蘆竹。
導(dǎo)從偃旌旗,城郭初燈燭。
我愧人物微,情睠久虛辱。
終日陪后乘,可但玩黃{1~1}菊。
亦復(fù)見民田,枯秸瘦無谷。
那能給租賦,止可縱芻牧。
吾民窘窮狀,蠹損非一日。
愿施膏澤手,小使千里足。
化此登高樂,伴散入幽谷。
盡令登春臺(tái),老稚同鼓腹。
公徐登廟堂,摩天逞鴻鵠,下瞰清中原,更作四海福。
注釋參考
扶光
扶桑之光。指日光。亦指日。《文選·謝莊<月賦>》:“日以陽德,月以陰靈。擅扶光於東沼,嗣若英於西冥?!?李善 注:“扶光,扶桑之光也。”《文選·謝瞻<九日從宋公戲馬臺(tái)集送孔令詩>》:“扶光迫西 汜 ,歡餘讌有窮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扶光,日也。”
西汜
(1).日入處?!段倪x·謝瞻<九日從宋公戲馬臺(tái)集送孔令>詩》:“扶光迫西汜,歡餘讌有窮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扶光,日也。迫,薄也。西汜,日入處也?!薄稑犯娂そ紡R歌辭三·北齊明堂歌十》:“出溫谷,邁炎庭,跨西汜,過北溟?!?/p>
(2).喻暮年。 隋 虞綽 《于婺州被囚》詩:“圣日始東扶,徂年迫西汜。” 唐 李白 《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》:“犬馬戀主,迫於西汜,所冀枯松晚歲,無改節(jié)於風(fēng)霜?!?/p>
回棹
亦作“廻棹”。1.駕船返回。 唐 裴铏 《傳奇·孫恪》:“艤舟六七日,攜二子而迴棹?!?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圓觀》:“明日 李公 迴棹,言歸 惠林 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雪夜九梅翁園同蒼谷宴集》詩之一:“乘興寧廻棹,寬愁數(shù)倒尊。”
(2).指歸舟。 唐 白居易 《杭州迴舫》詩:“欲將此意憑迴棹,與報(bào) 西湖 風(fēng)月知?!?/p>
鄭剛中名句,陪權(quán)郡符正民九日游西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樂暢鈴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