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鞏《答葛蘊》:
我初未識子,已知子能文。
春風(fēng)吹我衣,蜚召入九閽。
眾中得了辭,默許非他人。
方將引飛黃,使出萬馬群。
差之在須臾,氣沮不復(fù)論。
大明臨萬物,我亦傍車塵。
相逢扶桑側(cè),一揖意自親。
屈子果由我,相示以無言。
同行千步廊,攬轡金馬門。
歸來客舍中,未及還往頻。
東舟載子去,千里不逡巡。
今者坐甌越,相望若參辰。
忽有海上使,問我及墻藩。
得子百篇作,讀之為忻忻。
大章已逸發(fā),小章更清新。
遠去筆墨畦,徒識斧鑿痕。
想當(dāng)經(jīng)營初,落紙有如神。
勉哉不自止,直可闚靈均。
我老未厭此,持夸希代珍。
朝吟忘日昃,暮吟忘日曛。
發(fā)聲欲薦子,自笑不足云。
注釋參考
筆墨畦
猶言筆墨畦徑。 宋 曾鞏 《答葛蘊》詩:“遠出筆墨畦,徒識斧鑿痕?!?/p>
斧鑿痕
(1).用斧鑿削刻留下的痕跡。 唐 韓愈 《調(diào)張籍》詩:“徒觀斧鑿痕,不矚治水航?!?/p>
(2).比喻詩文刻意造作的痕跡。 宋 惠洪 《冷齋夜話·諸葛亮劉伶陶潛李令伯文如肺腑中流出》:“ 李格非 善論文章,嘗曰: 諸葛孔明 《出師表》、 劉伶 《酒德頌》、 陶淵明 《歸去來詞》、 李令伯 《陳情表》,皆沛然從肺腑中流出,殊不見斧鑿痕?!?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文中有詩詩中有文》:“ 謝元暉 曰:‘好詩圓美流暢如彈丸。’此所謂詩中有文也……觀 子美 到 夔州 以后詩,簡易純熟,無斧鑿痕,信是如彈丸矣!” 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七:“ 易安 《聲聲慢》詞……后闋又云:‘到黃昏點點滴滴’,又使疊字,俱無斧鑿痕?!薄段膶W(xué)報》1987.2.26:“全詩情隨景移,開闔自如……又十分熨貼,沒有斧鑿之痕?!?/p>
曾鞏名句,答葛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