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維《山中寄諸弟妹》:
山中多法侶,禪誦自為群。
城郭遙相望,唯應(yīng)見白云。
注釋參考
法侶
猶道友。 南朝 梁武帝 《金剛般若懺文》:“ 恆 沙眾生,皆為法侶?!薄赌鲜贰O瑒傳》:“時 興皇寺 慧朗法師 該通釋典, 瑒 每造講筵,時有抗論,法侶莫不傾心?!?前蜀 杜光庭 《皇太子青城山修齋詞》:“召十洲之法侶,約三洞之玄科。”
禪誦
佛教語。謂坐禪誦經(jīng)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崇真寺》:“沙門之體,必須攝心守道,志在禪誦?!?唐 張說 《唐陳州龍興寺碑》:“晝則目禪誦之事,夜則耳鐘梵之音?!?唐 王維 《山中寄諸弟妹》詩:“山中多法侶,禪誦自為羣。”
自為
自為 (zìwèi) (從哲學(xué)范疇解釋,自為即)自覺,自由(掌握了事物運動規(guī)律,按規(guī)律辦事) for oneself王維名句,山中寄諸弟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