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誥尚可考,苗裔亦詵詵
出自宋代王日翚《云安監(jiān)勸學(xué)詩》:
云安古湯谿,□□□□濱。
無室不鹽煙,無民不樵薪。
士子獨希少,錐刀事艱辛。
我因沿檄來,暇日聊咨詢。
谿山秀且清,湛碧高嶙峋。
衣冠杳不報,敢問夫何因。
盛言漢廷尉,有語詒鄉(xiāng)鄰。
三牛對馬嶺,有井無貴人。
斯言既篤信,詩禮不復(fù)聞。
我聞為咨嗟,此語深非仁。
儒風(fēng)一旦掃,有甚遭燒焚。
因言廷尉者,其生豈不神。
既稟神靈姿,寧非賢圣倫。
安得鄙俚語,千載愚斯民。
斯民有幸氏,貴豈無足尊。
唐皇上柱國,偽蜀掌絲綸。
遺誥尚可考,苗裔亦詵詵。
后生宜可畏,況逢堯舜辰。
如何三百年,自棄甘煨塵。
前賢不知慕,俚語常書紳。
不知非格言,野老相因循。
為言聽我語,蜀氏初頑囂。
文翁為益州,化蜀與維新。
英才出王馬,繼世揚子云。
詞章靄當(dāng)世,至今耀清芬。
自爾吾蜀士,文學(xué)多彬彬。
乃知湯谿上,未必?zé)o國珍。
琢磨始成器,匪即為荊榛。
我雖非文翁,志使風(fēng)俗淳。
亦非好辯者,示勸聊諄諄。
公侯寧有種,自致唯斯文。
蜀學(xué)乃孤陋,師友須隆親。
又當(dāng)聽我言,既學(xué)須能勤。
不勤如不學(xué),勤學(xué)始成身。
竄兮世巨儒,達(dá)兮國名臣。
唯恐學(xué)不至,學(xué)必?zé)o沈淪。
如不學(xué)為名,不如復(fù)煎熏。
十室有忠信,見者希能遵。
會觀集歲后,俊造來誾誾。
一成詩禮鄉(xiāng),舉充觀國賓。
注釋參考
遺誥
(1).猶遺訓(xùn)。 北魏 高允 《鹿苑賦》:“覩天規(guī)于今日,尋先哲之遺誥?!?/p>
(2).猶遺詔?!蛾悤U帝紀(jì)》:“太傅親承顧託,鎮(zhèn)守宮闈,遺誥綢繆,義深垣屏?!?宋 洪邁 《夷堅支志丁·繆夫人》:“至六月, 壽皇 遺誥至,始驗衰服之兆?!薄肚迨犯濉ず箦鷤鳌ぬ谛⑶f文皇后》:“上哀慟,欲於宮中持服二十七月,王大臣屢疏請遵遺誥,以日易月,始從之。”
尚可
尚可 (shàngkě) 合格的,能通過檢查的 passable苗裔
苗裔 (miáoyì) 后代子孫 descendent;offspring;progeny 你雖然才藝出色,偏覺雅致,不似青樓習(xí)氣,必是一個名公苗裔,今日休要瞞我,可從實說與我知道,果是何人?——明·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 其苗裔耳?!灿ⅰ澈振憷柚?、 嚴(yán)復(fù)譯《天演論》詵詵
(1).眾多貌?!对姟ぶ苣稀ん埂罚骸绑褂?,詵詵兮;宜爾子孫,振振兮。” 毛 傳:“詵詵,眾多也?!?鄭玄 箋:“凡物有陰陽情慾者,無不妬忌。維蚣蝑不耳,各得受氣而生子,故能詵詵然眾多?!币徽f為和集貌。 朱熹 集傳:“詵詵,和集貌?!?唐 張說 《四門助教尹先生墓志》:“詵詵青襟,有所仰矣?!?王闿運 《<衡陽縣志>序》:“廉孝詵詵, 湘 門排云?!?/p>
(2).和集貌。《藝文類聚》卷四引 晉 閭丘仲 《三月三日應(yīng)詔詩》:“光光華輦,詵詵從臣?!?/p>
王日翚名句,云安監(jiān)勸學(xué)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