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九成《盆中石菖蒲》:
清姿水石間,相得不可無。
如人飽道義,其色長敷腴。
不受塵土覆,自與人世殊。
我何愛軒冕,冒昧名利涂。
圣人惡潔身,名士多自汙。
理亦顧其可,未應如此拘。
往往不知者,假此為穿窬。
吾方存胸中,未敢執(zhí)一隅。
姑從吾所好,誰能復改圖。
不若歸去來,無愧石上蒲。
注釋參考
往往
往往 (wǎngwǎng) 每每;時常 often;frequently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處處;到處 everywhere 往往山出棋置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?卒中往往語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往往有得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紛紛 one after another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,軍遂潰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軍。——《史記·吳王濞列傳》 則文學彬彬稍進,詩書往往間出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穿窬
穿窬 (chuānyú) 打洞穿墻行竊 cut through a hole in order to rob the house 譬諸小人,其猶穿窬之盜也與!——《論語·陽貨》張九成名句,盆中石菖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